安西自然保护区下大力气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14.06.2018  17:32

自中央环保督查、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自查整改和“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安西自然保护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县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精神和要求,全局上下以祁连山保护区环境问题为警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党委管总、班子主抓、科室强攻、全员齐上”的总体思路,坚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法依规、综合整治,一企一档、清单管理、逐一整改、有序退出、排序销号的原则,举一反三、标本兼治,认真履行保护区管理职责,全面排查整治区内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和遥感监测重点问题。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形成齐抓共治合力。 自整改工作开展以来,保护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改的相关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把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提出的“八个着力”要求上来。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明确指出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坚定了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勇气和决心。省环保厅分管领导先后3次深入保护区检查调研,国土厅分管厅领导2次到保护区调研探采矿项目整改,环保厅业务处室领导多次深入保护区检查督促整改工作,市委、政府分管领导、市环保、国土局等市直部门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保护区检查督导整改工作,我局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整改工作安排调度和保护区现场办公,相关科室和县环保、国土、水务等部门紧密配合,随时进驻整改现场指导、督促整改工作,确保了整改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是强化管理措施,形成联动共管机制。 保护区本着既抓好问题整改,又防止问题反弹,既消化存量问题,又遏制增量问题的原则,按照“减存量、控增量”的要求,将整改任务分区域分项目以责任书形式落实到各科室、总站,层层压实了责任,采取周小结汇报,月调度的方法,及时通报汇总整改进度。同时在重点卡口、敏感区域设置哨卡8处,严格落实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积极与瓜州县环保、国土、水保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租用巡查车辆,抽调人力组成巡查组不间断开展巡查管护,实现保护区内监管全覆盖。及时修订完善保护区资源保护制度,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全覆盖的巡查机制,在积极促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同时有效杜绝了新问题发生。

三是强化统筹协调,依法依规推进整改。 根据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度和要求,保护区始终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整改工作全面跟进、全程跟踪,本着“不回避、不遮掩、不拖延”的原则,按照“核查、监管、销号”、“关停、恢复、退出”和“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的总要求,分类施策、定向发力,持续保持生态环境保护高压态势。对已建成运营的国家建设项目和社区民生工程进行再核查,逐一提出运营期监管措施意见;对资源开采类项目逐一审查整改方案,现场监督整改恢复;对落实环保措施不及时的项目建设单位采取现场督办、教育引导、电联发函、约谈督促等多种形式,督促其落实整改责任;对整改完成的项目,分批次提交瓜州县整改领导小组验收销号的同时报请上级部门销号,切实做到了核查整改不打折扣、清理不留死角、整改不走过场。在全面推进整改的同时,管理局组成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勘界核定工作小组和保护区管理自评估工作小组,依托专业机构,积极开展了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测绘核定及保护区管理自评估工作。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整改氛围。 保护区始终坚持宣传引导先行,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宣传和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利用保护区门户网站、LED户外电子屏等平台,及时宣传国家、省市县关于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政策及相关要求,多形式多渠道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目的意义、措施要求以及相关典型案例及时传递到每一个项目整改现场,正面引导,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浓厚的整改氛围。

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得到了省环保厅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地方环保、国土、水保等部门积极履行行业职责,进一步强化了审批、监管程序,完善了工作机制,整体推进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整改,止目前,保护区90个自查整改项目已完成整改79个,整改率87.8%;“绿盾2017”专项行动交办的102个遥感监测点已完成整改70个,整改率68.6%;2017年上半年105个遥感监测点已完成整改93个,整改率到88.6%;2017年下半年90个遥感监测点已完成整改87个,整改率96.7%。

下一步,保护区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绿盾”专项行动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克服困难,紧盯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强化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责任,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决打赢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