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驰入快车道

27.05.2014  17:37

5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 上海总部发布了《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对此, 交通银行 ( 601328 , 股吧 )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表示,两项细则分别从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角度,共同构建了有利于风险管理的 自贸区 账户体系,为自贸区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的有序开展搭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并在奠定自贸区未来金融创新业务发展基础的同时,为自贸区金融风险的有效管控提供了制度支持。

  连平表示,自贸区账户体系的设立,为自贸区金融活动搭建了系统的“公路网”,将有助于贸易、投资和金融各项交易实质性地高效开展。事实上,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促进贸易和投融资的便利化是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设立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在自贸区账户体系下,自贸区内经济主体可以在保留现有人民币账户和外汇账户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业务经营需要自主选择开立自由贸易账户。自由贸易账户的设立为区内经济主体的投融资便利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工具,为区内经济主体开展跨境业务、参与国际竞争搭建了更便捷的资金流动网络。

  连平表示,依据相关部门前期调研,这样的制度安排较大程度地满足了企业一线的合理金融需求,将促使区内经济主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快捷程度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相关细则还规定所有上海地区的金融机构均可按要求建立分账核算单元,这为在沪金融机构接入自贸区的金融“公路网”提供了便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贸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高效联动。

  连平认为,自贸区账户体系的设立,将有助于金融改革和业务创新顺利向前推进。相关细则规定,除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外,上海地区所有证券、 保险放心保 )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可参照相关细则办理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这将全面提升自贸区账户体系在上海整个金融版图内的普适性,为自贸区多领域的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未来证券、保险等监管部门均可利用自由贸易账户这一载体和工具,依据“成熟一项、推动一项”的总体原则,对相应的改革予以推动和开展,而不再需要人民银行出台相应的账户细则。进一步地,自由贸易账户的设立为在试验区先行先试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领域改革提供了工具和载体,区内主体可依托自由贸易账户这一载体,积极开展投融资汇兑等金融创新业务。自贸区账户体系的设立,还将有助于控制区内的金融风险。自贸区分账核算管理体系的设立可以隔断境外资金对境内市场的冲击,有利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创新业务发展。相关部门将在自贸区分账核算的账户管理体系下,加强和改善对自贸区内机构及企业经常项目下资金收支活动与实际贸易行为的真实性和一致性的核验,着力强化对涉及自由贸易账户跨境资金交易的监测和分析,监测大额和可疑交易,阻止资本项目下境外资金的大规模渗透,防范洗钱和税收犯罪风险,切断境外和区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向区外境内的传播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在严控风险的同时,资金仍可以通过有限渗透的渠道实现区内及区外境内的合理流动。例如资金可以在同一非金融机构的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开立的境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经由经常项下业务、偿还符合一定要求的贷款、实业投资等渠道进行有限渗透。这体现了风险可控原则下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利于区内经济主体更好地实现境内外业务、内外贸业务等的一体化经营。“除前述跨境资金的风险管理外,相关细则还提出了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工具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相关部门还将组织开展对金融机构分账核算业务的持续性评估工作,明确奖惩机制,按需对金融机构开展的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范围进行调整,确保宏观审慎管理目标和风险防控要求的顺利实现。”

  总之,连平表示,自贸区账户体系的设立,一方面为区内各类交易活动提供便利,将推动自贸区平稳运行和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为金融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载体和平台,将促进包括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在内的各项金融改革大步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