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改进入“第二季”

05.06.2014  00:55

  中国兰州网6月4日消息  “金融改革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从不放空、不走偏、不掉链、不松懈四方面把握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原则。”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3日在此间举办的“国家使命:上海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

  本次论坛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第一财经共同主办。监管部门负责人、金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这一主题,并为自贸区建设建言献策。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慎海雄出席会议并致辞。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为了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信峰会后在考察自贸区时指出,上海自贸区要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着力点,努力创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

  其中,金融创新又是制度创新中最受关注、期望值最高的领域之一。如何在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屠光绍表示,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第一个原则是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使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不放空”,第二是要以国家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为引领,使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不走偏”,第三要以金融机构和市场组织为主体,使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不掉链”,第四要以金融风险的防范为底线“不松懈”。

  “上海自贸试验区,就是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压力测试平台。”慎海雄说。

  慎海雄表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制度创新。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管制、税制、法制,又不断构建完善新的科学制度与良善环境,才能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也一直致力于为上海自贸区建设鼓与呼,为自贸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按照中央部署,上海自贸区建设过程当中,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基本要求,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过去的8个月里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开放都在稳步推进:一行三会51条细则渐次落地,银监会、保监会相继发布《通知》聚焦制度创新、简政放权,自由贸易账户及其分账核算系统细则落地。如果说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是一部“连续剧”,那么这场改革大戏已经驶入“第二季”,而且正渐入高潮。

  此外,据介绍,本次论坛的举办地点——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是新华社与上海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基础工程。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是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的区域总部,并集资讯传播、数据挖掘、价格研究、指数研发、资本运作等多重功能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