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上海自贸区改革发展红利---我市通过方案逐步在兰建立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14.07.2015  12:21

  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通过《兰州市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意味着这些改革创新成果将在我市开始先行先试。那么这其中都有哪些政策?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就此作了进一步了解。

  上海自贸区肩负着我国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也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国家要求将上海自贸区的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推广,省上也要求兰州市率先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先行先试,为全省推广工作积累经验。分享上海自贸区改革发展红利,对于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型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的兰州而言,或将在更高起点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效途径。

  按照我市的推广方案,先期将以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为示范区域,结合推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兰州国际港务区、设立中国(兰州)自由贸易园区等工作,打造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改革创新高地,进而带动全市推广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全面实施,为全省推广工作积累经验。

  记者了解到,在顺势跟进、积极对接中央有关部门在全国复制推广的29项改革事项基础上,我市重点将在实行企业设立“单一窗口”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综合执法制度、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制定完善专业监管制度等领域先行先试,力争经过2到3年的改革试验,逐步建立起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其中计划设立兰州企业“单一窗口”,搭建兰州市企业办事直通车网上平台,集中受理企业设立登记审批事项,推行“统一收件、多证联办”,实行“一证三号”,实现“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窗发证”,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投资者通过网上平台一次性报送相关注册登记的申请信息,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受理并办理投资者所申请的相关注册登记,办事结果通过平台统一反馈给投资者。

  围绕解决现实紧迫需求,统筹协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我市将综合推进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以信用信息记录、共享、披露、应用为主线,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核心、信用管理为支撑、市场化运作的征信体系构建为关键,建立符合国际惯例、适应兰州市情、覆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以信用制度为保障、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信用征集、评价、披露、服务为主要内容,信用市场为载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依据这样的目标,一方面将建设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将兰州新区纳入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此外,将整合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和市级行政机关、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全市信息服务和共享平台。根据产业机构、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实际,要求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制定公布和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内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与政府各部门监管信息的归集应用和全面共享,营造有利于国内外投资者平等进入的市场环境。同时,围绕提高行政执法职能,逐步理顺综合执法体系,集中不同领域的市场监督执法功能,实现政府各部门协同监管,建立和完善联合执法、协调合作机制,探索成立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 

  对于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公示年度报告或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的情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汇集成名录并通过门户网站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形成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格局。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方面,计划设立“社会参与委员会”,由行业协会等非营利性法人,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各类社会团体,以及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等自然人组成,通过扶持引导、购买服务、制定标准等制度安排,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监督。

  在专业监管制度方面,推广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涉税事项网上审批备案、税务登记号码网上自动赋码、网上自主办税、纳税信用管理的网上信用评级;推广取消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全球维修产业检验检疫监管、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以及个人其他经常项人民币结算业务等;推广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管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允许设立外商投资咨询调查公司、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型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等。

  最终通过推广这些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着力解决市场体制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入融合,推动兰州实现更高起点上的新发展。

  对于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公示年度报告或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的情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汇集成名录并通过门户网站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形成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格局。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方面,计划设立“社会参与委员会”,由行业协会等非营利性法人,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各类社会团体,以及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等自然人组成,通过扶持引导、购买服务、制定标准等制度安排,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监督。

  在专业监管制度方面,推广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涉税事项网上审批备案、税务登记号码网上自动赋码、网上自主办税、纳税信用管理的网上信用评级;推广取消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全球维修产业检验检疫监管、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以及个人其他经常项人民币结算业务等;推广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管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允许设立外商投资咨询调查公司、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型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等。

  最终通过推广这些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着力解决市场体制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入融合,推动兰州实现更高起点上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