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国企加快“出海”打造国际竞争力

11.06.2014  11:45

  中国兰州网6月11日消息  马年近半,浩瀚的国际市场“蓝海”频现上海国资国企搏浪出击的身姿:春节刚过,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宣布全资收购全球前三位的酒店设计巨头威尔逊;前不久,上海光明食品集团1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最大食品企业Tnuva;5月底,上海城建集团再度中标新加坡18亿地铁大单;6月初,上汽集团在泰国的首辆新车下线……

  蹄疾步稳,扬帆出海。以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先行者为己任,上海国资国企大力拓展“走出去”战略,正在悄然从“试水者”成为搏击国际商海的“遨游者”。

  近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萨摩亚等国时,专门察看了上海国企在海外投资、承建项目,对上海国资国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参与国际合作、拓展更广阔市场表示肯定。他说,“走出去”发展关键靠人才,希望上海国有企业大力培养一批懂国际市场、懂国际法律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看着世界地图描摹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蓝图

  燃气轮机,是工业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国家制造业实力之基,然而由于核心技术缺乏,在该领域长期落后成了全球第一制造大国难抑之痛。

  峰回路转。今年5月8日,上海电气集团在热那亚与意大利战略基金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出资4亿欧元向其收购全球五大重型燃机供应商之一的安萨尔多能源公司40%股权,成为唯一的制造业重要股东。

  “我们将与安萨尔多在重型燃气轮机的技术、制造、销售和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战略意义非同一般,可以说用资本换来了更宝贵的技术和时间。”上海电气负责人说。

  而在遥远的南美洲,几天前,上海水产集团宣布投资2200万美元收购阿根廷阿特玛渔业公司100%股权。阿特玛年捕鱼最高达7000多吨,直接销往欧盟与日本等国际市场,这项并购预示着上海渔业正在提升更辽阔的“深海”战略。

  同在南半球的大洋洲,上海光明食品收购的新西兰新莱特乳业,不仅成为该国第二大乳品企业,2013年7月,在并购后的短短30个月内实现了当地上市,光明投资获益翻番。

  在上海绿地集团的版图上,世界四大洲的地标已星罗棋布洒满了他们的项目,包括纽约、伦敦、悉尼、多伦多、马德里等世界一线城市的一线地段,都将耸立起这家上海企业的标志建筑,有的单个项目投资就超过200亿元。

  “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核心是提升中国企业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徐逸波说,“从过去看着中国地图做企业,到如今看着世界地图谋篇布局,整合资源、提升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国资国企目前已投资设立了149户境外企业,主要为实业类、贸易类和平台服务类等海外业务,分布于5大洲的29个国家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