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建材行业形势分析及应对建议

04.08.2015  19:21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持续下滑,市场需求疲软,新增产能释放的共同影响,我省建材行业出现惨淡经营,“量价齐跌”的局面。1-6月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3亿元,同比减少13.9%;完成工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下降1.5%,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为4.5%;利润总额1亿元,同比减少86.1%;除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排水管、瓷质砖产量分别增加4.81%、123.6%、6.28%外,其余产品产量均出现负增长。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22%,资产负债率达到59.2%,同比上升3.9%,应收账款净额60亿元,比去年同期49.6亿元增加10.4亿元。行业经济下行压力空前加大,运行形势十分严峻。

上半年水泥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随着红狮、海螺等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对市场产生冲击加剧了产能进一步过剩,由年初恐慌性降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已演变为恶性竞争,导致全省水泥市场量价齐跌, 1-6月份产量完成1901.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0.16%;水泥行业收入45.78亿元,同比下降18.9%,价格降幅也创下近7年以来同期新低;实现利润0.61亿元,同比下降89.89%;存货、应收账款、资产负债率分别上升5.44%、31.88%和3.4%。经济效益空前低迷,行业运行情况可总结为“需求下降、产量下降、价格下降、效益下降”。

导致今年上半年建材行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

1、需求因素:需求持续低迷,新增产能释放,库存高涨。

2、市场因素:企业间为挣得市场份额,产品让利不让市,导致价格一路持续走低,一部分小企业已停产或半停产。

3、企业心态:大企业之间斗气拼实力。一改过去市场竞合的做法,唯价格成本优势说话。

今年下半年建材行业运行能否趋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宏观市场能否企稳,二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自律程度如何。为此建议:

1、突出抓好建材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工作。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实现止滑扭亏,力促行业经济稳定运行

每月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预警监测。重点监测企业的产品产量、价格、库存、资金占用情况变化,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强化互保共建和互为市场工作。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以物联网技术应用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原材料工业集约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战略实施。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切实严控新增产能,工信部在7月20日年中工作会上已明确指出, 今后发展中要下决心摆脱对高耗能、产能过剩等行业的依赖,不应再新上产能,着力推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在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加快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因此建议在2017年底前不准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新增水泥项目。应停止产能置换的核准新上水泥项目的政策。并呼吁所有的废渣、废物(包括城市垃圾协同处理处置)优先利用周边现有的水泥企业进行;要继续大力淘汰落后,依据强制性的污染物排放、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等标准加大淘汰力度,为先进产能腾挪发展空间,优化存量。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延伸产业链,正确处理化解过剩产能与稳增长的关系,增强发展动力和后劲;要尽快研究出台支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常态化的鼓励政策,采取适度限产措施,缓解产能过剩矛盾,维护水泥企业正常运行。

4、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既要反垄断,也要对低价倾销的不公平竞争实施行业自律。企业的产品售价低于同期行业的平均售价时,对行业的整体利益都会带来很大冲击,因此,要开展行业自律,千方百计稳定市场。政府要支持行业协会开展的行业自律公约,鼓励大企业之间共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5、在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创新方面给予支持,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要尽快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在能源、资源、环保成本的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应考虑适度减免和取消水泥企业的有关税费。

6、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的海外水泥项目投资。鼓励水泥产业链的延伸和适度的多元化投资,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