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庆阳市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12.08.2014  17:35

  原标题: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全省前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记者 安志鹏

   中国甘肃网8月12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  8月8日,记者从市委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获悉,上半年我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全省前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工作亮点纷呈,总体平稳向好。

  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态势。累计完成生产总值298亿元,增长10.7%,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增城镇就业3.26万人,占全年任务的81.5%。工业用电量12.4亿度,增长21.6%。“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夏粮喜获丰收,单产提高14.2%,突破了历史纪录。畜牧产业顶住了14年未遇的价格低谷影响,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新增规模养殖场116个,肉羊饲养量同比增长51%。苗林产业政策创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去秋今春造林113万亩。“一县一乡三村”现代农业示范工程亮点频出,涌现出了宁县焦村乡、西峰黄官寨村和环县高寨村、庆城孔桥村等一批高水平示范点。

  首位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上半年原油产量351.4万吨、加工量167.9万吨。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核桃峪煤矿实现“三井”贯通。庆阳能源化工集团吸纳多种经济成分参股投资4.3亿元、启动10个合作项目,承接央企辅业、服务资源开发的能力快速提升。全市新增各类中小微企业1375户。

  项目工作保持增长势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796个,比上年增加526个;新修农村公路852公里,惠及117个村,相当于过去两年建设里程的总和,创造了新的庆阳速度;实施饮水工程4108处,改造农电2万户,易地搬迁103处。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42.5亿元,增速达到24.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0亿元,同比增长22%。

  第三产业成效初显。养生保健、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小香包”正在拓展“大市场”,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60.6%。市区10个专业市场建设、县乡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加快推进。汽车、信息等消费持续升温,全市汽车保有量突破20万辆。外贸出口创汇增长21.2%。

  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承接省级下放行政审批42项,市级调整14项,减幅达到74.3%。政务服务向村级下沉延伸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财政授权集中支付率达到91%。公共交通运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8亿元企业债券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交通银行庆阳分行开业运营。农村综合改革富有成效,土地流转规模持续扩大,达到99万亩,流转林地26.7万亩,林权抵押贷款1.27亿元。

  民生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三化”水平持续提高。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按计划扎实推进,群众上学、就医、养老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民生领域投资持续增加,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