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川的门亭文化

08.06.2015  12:55

    天水是甘肃的江南,三阳川是天水的江南。“三阳川”就像“天水”一样,地名就富有诗情画意,既有婉约之美,又显得霸气十足。

    渭河绕于此,葫芦河汇于此,秦岭怀谷,环山相拥。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湿,河水丰泽,非常适宜早期的农耕发展。特别的山,特别的河,孕育出了特别的灵秀。秦人起家,周人出陇,得益于此沃土,智慧于八卦山,承载伏羲祖脉,繁衍女娲气血。文明从三阳川向东向南,一统八百里秦川,一统天下。

    让秦人、周人走向辉煌的三阳川,历史到底留有怎样的文化底蕴呢?

    初夏时节,天高气爽。迎着三阳川光芒四射的朝阳,我们从中滩镇下高速,进入三阳川的腹地,踏寻千古一绝的八卦文化,探访高深莫测的周易精神。

    镇子不是很大,却很有人气。一切都尽显繁华之貌,没有农村萧冷之感。村落连片,庄户紧簇,红砖碧瓦,高墙相围,那种“高筑墙,广积粮”的富农耕时代的缩影不由在脑海中突现。最为耀眼的是家家户户的大门楼亭,翘檐飞首,气宇轩昂,多姿多彩。嗨,这就是最显赫的一种文化传承、文化底蕴的表现了。

    当地俗语讲:“钱财在门上”。对于分水的讲究,天下莫过于三阳川了。伏羲在此象天法地,创立八卦。分水之学说,无不表现在人们的生活起居之中。门亭建筑表现的尤为突出。三阳川有渭南、中滩、石佛三镇,被群山环抱,渭河环绕椭圆形的三阳川,形成天然的八卦太极图。这里的人建庄户房舍,无论大小,大门楼亭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更讲究分水。先选好背风向阳的风水宝地,再

    用八卦罗盘定好方位,再设计规模。大门的方向一定要避开凶杀,出入平顺,聚气聚财,建得高端大气,气势宏伟。建筑的材料要用上等的砂石木料。门框门扇,一般都是用木料制作,做工考究,高达庄穆。门框之上是门额,相当于人的前额,在门框上方与房顶之间,用木条隔成三至七个相等的方格,木条有雕刻花纹装饰。门房顶要建的突兀、高峻、翘檐飞首,琉璃堂皇。门额的方格中,镶嵌有最能体现本户人家的人文浓缩的文字,这些文字有三个字至七个字不等,内容既有文化的内涵,更要表现文字的艺术魅力。一般都是请有名的书法艺术家撰写,由工匠镌刻,还有不少的是保留先辈留下的家训字迹。这些隽永的门额艺术,还真是为门亭及院落房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文化点缀之魅力。这种以门额榜书形式表现的门亭文化,内容十分丰富,艺术落落大方,有读耕、仕途、进取、富贵、禄寿、人和、祈福、平安、泰和、天道酬勤、五谷丰登等等,风格迥异,应有尽有,读来喜悦,饱尽眼福。

    如:青胜蓝、福乐居、读耕第、读受益、阳艳春、祯祥第、映南极、亲睦巷、晨曦居、爱望信、副宪第、亲雅圣居、宁静致远、厚德载物、后名荣增、家和万事兴等等。

    从中滩、渭南到石佛,这种门亭文化,将三阳川的八卦周易人文文化,充分地传承展现在世人面前,并由三阳川向四周辐射延伸到天水、清水、秦安、甘谷、武山、通渭、静宁、会宁、定西、临洮、渭源、榆中等方圆几百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这是三阳川八卦周易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不断的传承、发扬光大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已深深地根植于民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