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甘肃三座大桥建成7年多次大修 被指“豆腐渣”(图)

09.11.2015  16:15

  9月11日,正在更换桥面的白草滩2号桥

  白草滩1号桥,桥头散放的钢筋

  便道上侧翻的卡车【杨先生供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起于银川,终于西安的211国道,在甘肃环县境内,被称为甜木公路,是环县群众北上宁夏,西去陕西的最主要通道。近日,有当地群众反映,甜木路上有三座大桥,自从2008年建成通车至今,先后经历过至少三次修补。尤其是今年夏天,三座桥的桥面更是被整体换掉。群众因此质疑,三座桥梁的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桥梁,要在通车七年的时间里,频繁修补呢?

  宁夏银川,沿国道211线斜向东南,穿过吴忠市,进入甘肃环县。这是在银川工作的杨先生,每次回老家环县的必经之路。虽然,这条路近几年来走得格外费劲,但他并没有别的选择。比如昨天(7日)晚上,杨先生描述,双向车道,来回全堵死了,西安到银川的长途客车也在这儿堵着,还有好多拉设备的车、油罐车,排了几公里。就是因为临时便道不具备良好的通行条件,再加上下雨,三座桥的便道全是淤泥,现场没有人疏导,好多车只能折返。

  杨先生说,这样的情况,在最近四五年,经常发生。原因就是,位于甜水堡镇境内的白草滩1、2号以及赵庄1号这三座桥,频繁维修:“因为我回家经常走这一条干线,当地没有高速,也没有铁路,这是唯一一条道路,才修了这几年,桥梁就出了问题,除了桥墩没有换之外,桥面上的所有的东西就全部拆除完了。”

  此前,记者曾前往当地采访。进入环县境内,便是环县政府设立的一幅巨大的封路通告,其上记载:根据省公路管理局的文件精神,对三座桥梁进行维修,施工期间封闭交通,从今年5月27号直至12月30号。

  在今年9月中旬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其中一座桥基本完成了桥面更换。一旁推出来的临时便道上,坡陡弯急,车辆小心地行驶着。桥头有施工单位设置的警示牌:危桥,非施工车辆严禁驶入。

  另一座桥头堆满了从原先桥面上取出来的钢筋。一位在现场浇铺水泥的工人说,脚下的桥面,是新换上去的:

  杨先生说,这已经不是三座大桥的头一回维修了。自从2008年建成通车以来,这三座桥此前至少还经历过两次大的修补:“这八年里一直在维修,也就走了才3年,2011年9月,这条路彻底地断了,当时有一种说法就是,大桥出了问题,有了裂缝,必须维修,否则就会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