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系列展示(三)

26.02.2016  09:05

项目七

项目名称:抗高原缺氧损伤药物研究平台和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相关药物研发

完成人:贾正平、马慧萍、景临林、樊鹏程、张汝学、李茂星、王荣、扎西才吉、涂宏海、马骏、任俊、何晓英、何蕾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青海三江源药业有限公司

奖种:2015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简介:

本项目属于高原药学研究领域。首次系统建立了高原抗缺氧药物研发平台和关键技术体系;首次从100余种西北高原特色植物中筛选发现具有优异抗高原缺氧活性的大苞雪莲及其主要有效成分苏荠苧黄酮,并进行了结构修饰与改造;研制的3种高原损伤防护制剂应用于高原人群和部队官兵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为全国科研单位进行缺氧损伤防护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92篇(SCI 16篇),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600余万元。


高原特殊环境模拟舱
雪莲黄酮胶囊

项目八

项目名称: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完成人:张连生、李莉娟、廖挺、陈昊、柴晔、李亮亮、白俊、 陈慧玲、曾鹏云、吴重阳、郝正栋、郭晓嘉、李燕鸿

完成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奖种:2015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简介:

本项目对肿瘤生物免疫治疗领域树突状细胞疫苗技术进行了长达10余年系列研究。研发出了高纯度浆样树突状细胞(pD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分选技术;高产率、高效能pDC、mDC培养技术;快速mDC培养技术;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培养为mDC技术。成功研发了适宜于血液肿瘤个体化mDC疫苗治疗技术;成功研发pDC疫苗为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开辟了以肿瘤多药耐药为靶点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阐述了黄芪多糖等中药成分的免疫作用机制,有利于甘肃地道药材走向世界。将mDC及mDC-CIK应用于难治复发血液肿瘤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免疫学指标、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并成立了肿瘤生物技术转化医学中心,制定细胞免疫治疗相关标准操作程序文件,制定细胞免疫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临床试验方案。研究成果被多家国内医疗机构应用,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效益显著。

GMP实验室
实验室操作

项目九

项目名称:黄土地区场地地震效应与地基液化处理技术研究

完成人:王兰民、吴志坚、孙军杰、石玉成、袁中夏、车爱兰、王平、邓津、王谦、严武建、陈 拓、王峻、徐舜华

完成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天水市地震局、陇南市地震局、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奖种:2015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简介:

项目属岩土工程与地震工程交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解决黄土高原覆盖层厚度及地形地貌条件特殊差异性导致的地震动放大效应、黄土地基液化势精细判定及潜在风险防治技术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核心成果已被《甘肃省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全面采纳,在天水、陇南市地震小区划和郑-西、宝-兰客运专线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深入应用。对保障黄土高原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黄土地区覆盖层厚度反演及地震动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