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东乡县三大举措大力推进村干部教育培训

11.02.2015  15:32

   中国甘肃网2月11日讯 (通讯员 白晓荣)东乡县始终重视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进和加强培训方式、培训手段、培训措施,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和致富带富能力。

  培训形式求“活”提素质。一是村里自主学。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村办公场所作用组织学习。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乡镇党委统一印发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村级各项工作业务知识、技能培训等资料,做到每名村干部人手一册,供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单独“补课”。二是乡镇集中学。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农村基层工作和村干部工作需求设置课程,组织全体村干部集中开展业务培训。同时,以会代训,加强村干部培训力度,每年各乡镇举办2-3期村干部集中培训班,使村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三是县上下派学。县委组织部动员和安排各类干部讲党课,安排组工干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双联挂职党员干部以《党章》和先进人物事迹为党课主要内容,分别到乡、村开展讲党课活动。相关业务部门安排专人到各乡镇就农村农业、水利、土地、财务管理、维护稳定等知识举办专题培训班,通过面对面教知识,手把手教方法,增强村干部履职能力。

  培训手段求“多”强能力。一是充分发挥电教远程作用。在开办常规培训班、发放学习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分期组织村干部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村干部向知识型、科技型转变,使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科技骨干和致富带头人。二是积极鼓励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和提倡村干部参加县上举办的牛肉拉面、驾驶等各类技能培训班,掌握科学的技术,提升致富带富本领,不断推动农村发展。三是大力提倡参加学历教育。鼓励村干部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参加学历教育,实现每一个村有1-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进一步提升村干部的学历水平。

  培训措施求“实”重实效。一是注重培训针对性。广泛征求乡镇、村干部的意见建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菜单式”培训。二是注重培训实效性。结合村上工作实际,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邀请农林牧、科技、劳务、扶贫等部门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对村干部进行专题辅导,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农村实际,确保广大村干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三是注重培训纪律性。各乡镇在举办培训时严格实行签到制,党委通过考勤督促村干部参加学习,通过测试检验村干部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