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通途穿山沟
环县农村公路建设加快乡村换新颜纪事
初冬季节,行走在广袤的环县乡村,一条条“玉带”铺到了村民家门前,一辆辆班车、货车、轿车、摩托车满载着喜悦,来往如梭,勾勒出农村新的气象。
“穷在天、困在路”,落后的交通现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今年以来,环县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大力实施“农村道路攻坚年”活动。从年初到年末,天天都有施工现场,挖掘机挥舞着铁臂挖土填方,运输车辆满载着土石来回穿梭,筑路工人正在紧张铺埋路基……
一场逢山开路、遇沟建桥的宏大工程,穿凿在千山万沟,一年内完成了1435公里的农村道路硬化任务,通组砂砾路、漫水桥达600多公里,新修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000多里。农村公路正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新“引擎”,群众出行一改昔日出行观天色的历史,封闭、贫困的偏远山村因道路的畅通,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沿着一条条硬化后的村道,村级阵地、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养羊合作社等聚集在油路的两边,村民还在路边办起了农家乐,行人能随时品尝地方特色小吃……从北京打工回家探亲的演武乡吴家塬村民吴善东感叹:“老家如今大变样,乡村万千气象新!”
每条路背后都有好故事
“以前的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村民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如今路硬化了、也宽了,我除了种点小麦、玉米,也想多种苹果、核桃、黄花,再多养羊养牛,还想办个面粉加工作坊,给城里人卖我们这里的原生态面粉。”合道乡瓦天沟村民唐鸿珠对油路修成后有了新打算。
“政府为村民铺设了一条条便民路、富民路,这是送给我们的‘大礼’,我们要想方设法用好‘大礼’。”演武乡黑泉河村张向锋表示,下一步将借助土地闲置过多的现状,引导在家务农的村民进行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核桃、发展林业经济,种植地膜苜蓿、玉米壮大养羊合作社发展旱作农业,在旱作农业田中,间作种植黄豆、白瓜子,多渠道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深秋时节,记者曾在乡村穿行,沿途层林尽染,散发黄酒香味的八珠乡杏树掌、塔儿咀、武家台等村,车道乡南掌、代掌、万安等胡麻、荞麦、燕麦生产大乡,野鸡、兔子、山鸡等动物满山飞跑的曲子、天池乡、演武、合道等乡镇……车辆来往穿梭,因为道路的畅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沿线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观光的游客。
油路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道路通,百业兴。随着一条条乡村公路的建成通车,当年的泥泞坎坷土路变成了今天的水泥路、柏油路,农村交通网络的形成,县城的客运车辆也延伸到大山深沟,农民出门难、行路难逐渐成为历史,也悄然改变着百姓的生活,出行的幸福指数日渐提高。
“站点就在家门口,一出门就能坐上公交车,不管刮风下雨,出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通往县城的客车上,家住车道乡代掌村的孙鸿江脸上溢满了笑容。
“过去,我们出行只能坐摩托和三轮车,一路上颠簸得难受不说,也不安全。现在有了班车,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出门都很方便。”环城镇杨庙掌村杨台组村民杨有昌的切身感受,正是村道通畅、百姓幸福指数提高的真实写照。
油路联网打破了贫困山区封闭状态,给群众带来了福音,环江广袤的农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据了解,今年环县实施了通村油路之后,新增通村班车路线54条,设置公交站点110个,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的全面覆盖,直接惠及村民8万余人。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还将延伸到组户。环县规划,到2020年,要实现“村级道路联网、县乡道路改善,全县道路畅通”的目标,还需要新修1882公里农村道路。(记者 张文智 通讯员 文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