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里眼中的兰州

11.02.2015  13:11

                                                                               

那是一九八五年的正月十五日,我携手年轻的妻子,坐着一个叫502的慢车,从河西第一次来到兰州。当时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各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雪后的兰州,春寒料峭,给我的印象是天空灰蒙蒙的,山上光秃秃的,街道上脏兮兮的。唯见上班骑自行车的人川流不息,还有戴白帽的回民兄弟在忙碌。浪兰州无非就是五泉山,中山桥,白塔山,末了住在一个叫临夏路的小店。

后来三十年里,由于工作关系,我近百次来过兰州,住过东湖饭店、八一饭店、长城饭店、金城饭店、友谊饭店……当然了住的最多的还是南昌路的昆仑饭店,因为该饭店不但价格低廉,还管三顿饭,但见大厅里熙熙攘攘,每天就像待客一样热闹。对基层出差的人来说是最实惠不过的了,当然了又多次登上过五泉山、白塔山。对五泉山上刘尔炘先生所写对联,“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记忆尤深。

曾经花数十天时间在碑林里逗留,眼界大开。但毛体书法还是我的最爱。上过兰山,坐过缆车。也曾被骗骑过毛驴,因为那是我们农村孩子的“坐骑”。上过兴隆山,感觉那是夏日避暑的最好去处,也曾乘冲锋舟在刘家峡趁风破浪,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清凌凌的黄河水”。在金城关猜过谜语,在西固公园里喝过“三炮台”,在黄河铁桥下坐过羊皮筏子,在“八办”参观过先辈们的简陋宿舍,在安宁的省委党校里进修过,在甘肃大剧院里听过中外名曲,在黄河剧院看过张艺谋的最新佳作《归来》。

感触最深的是兰州的绿化。兰州因为是老工业城市,加上“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治理大气污染一直都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多年来政府“南北两山搞绿化,黄河两岸做美化”。种草种树,大见成效。现在,兰州植树造林的面积是用“千万亩”这样的计量单位统计的。如今的兰州“黄山”少了,许多山头已经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柳披烟霞两山翠,桃含胭脂一城春”,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见“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汽车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兰州的绿花和人间天堂的苏杭可以比美,金秋九月,欣闻兰州市荣获第六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发布的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奖,省委书记王三运或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奖,可谓当之无愧!用一句兰州方言来说就是“蹲在树底下,看书又喝水,你说舒服不舒服!”

最喜欢听的音乐是《黄河之都》:“黄河奔流千年,哺育一座座古城,水从城中穿过,城在水边繁荣……”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他像一条昂首腾飞的巨龙,横跨九省区,行程 5 464 公里,流域面积 75 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河,从某种意义上讲,黄河是中华儿女的图腾,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就是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黄河精神。鲁迅先生讲最美的城市在山和湖之间。兰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存,因河而盛,是全国唯一黄河穿越而过的省会城市,城得水而灵,金城“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之都。黄河风情线,已经成为兰州形象亮丽的名片。

最喜欢吃的还是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是兰州牛肉拉面的本色,一碗面上手,你如果发现汤清、萝卜白、辣子红、蒜苗绿、面条黄,那就是兰州牛肉面了。如果再讲究一些那就是“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现在兰州牛肉面成了“中华第一面”是兰州的金子招牌。出差在外,就四处找兰州牛肉面,有一年在北京吃了一碗16元的牛肉面,结果非常失望,真所谓橘生淮南而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了,现在本人已变成牛肉面肚子,吃一口想一口,鸡儿骨头羊脑髓,那个香呀!一天不吃牛肉面,心里就干焦干焦的……

最喜欢和“肚子吃的个灯泡子”的兰州“爷们”喝酒。酒酣,哥长哥短的不绝于耳,甚至勾肩搭背,亲如兄弟,那份情谊至今想起来还油然而生一股暖意。这些喝黄河水长大汉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性情好爽,古道垫肠,交友恨不得把心挖出来,谈到不愉快的了,一句“多大地个事唦”,表明了一种不屈不饶,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这有历史的渊源:志载:兰州“有南土之风,士勤读嗜学,重气谊,仪度彬雅斐郁”。

最喜欢看的杂志是《读者》,《读者》在八十年代创刊后,我们一家就成了她的忠实读者,现在《读者》不断发展壮大,成了中华第一刊。凡有井有水,必有《读者》。几十年里或订或购,一直和她相伴,她美丽而富同情,乐观而富思辨,家里的《读者》杂志可谓汗牛充栋,在《读者》的熏陶下,我的两个孩子知书达理,都学有所成,因此《读者》功莫大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那是光未然先生在抗战时期写的《黄河大合唱》,至今还启迪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十年是半个甲子,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正在中国西部迅速崛起,笔者亲眼目睹了黄河明珠兰州的巨变,三十年都落了一身尘土,换来了思想大解放。如今的兰州人,与往年不一般:既有优秀的传统作风,又有先进的现代意识。又想起了张保和的快板《夸兰州》“安宁的桃,青白石的瓜,北园的梨儿人人夸,软而软,冬果甜,吊蛋子长的尕又圆,最有名的还数白兰瓜,天南海北都来拉……”

你好,“如兰之州!”

(作者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武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工作单位为兰州市文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