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着力夯实”——惠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433”发展战略中,“三个着力夯实”,不是一种虚化的概念,而是通过为民办的一件件实事来惠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政府的作为。
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带给群众方便、实惠
宕昌县城关镇官鹅沟村牙坪社的300多村民,祖祖辈辈走的都是烂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虽然村里新房盖了不少,但进村后看到的还是破败与凌乱。变化在一年之间发生了。2014年,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自来水接到了灶台边,村容村貌也“大变脸”。破屋烂房不见了,猪粪、鸡粪没有了,村里的房屋被装饰成了具有羌藏特色的民居。
在外边创业多年的张北平,去年8月份回到村里还有些不习惯。看新闻后,他才知道村里的这些变化源于“433”发展战略,得益于其中的“三个着力夯实”。
“三个着力夯实”,首先提出要着力夯实硬件基础,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民生基础的方方面面,惠及百姓日常生活。
飞机、铁路、高速公路,路路推进;国道、省道、县乡道,道道畅通。2014年,全市完成400个行政村的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启动实施各类交通项目94个,完成投资132.6亿元。成武高速建成通车;兰渝铁路陇南至广元段加紧建设,力争2015年底兰渝铁路陇南至广元段与广元至重庆段同步通车运营;十天高速、成州机场、武九高速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陇南内通外连,入川进陕的立体交通网络初具雏形。
水利建设福泽百姓。2014年,我市又解决了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村人喝上干净自来水。江河干支流和中小型河流治理项目护庄、护村、护农田,建成堤防130.1公里,加固堤防21.3公里,有效保护了23.3万人和9.5万亩农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让荒山荒坡变良田,新修梯田15.2万亩,新增封禁保护面积260平方公里,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72平方公里。
现代科技进村入山。4G网络实现了九县(区)和195个乡镇全覆盖,穷乡僻壤也能享受到现代网络文明。无线Wifi实现30个景区全覆盖,高山之巅也能满足游客的上网需求。
积极兴办民生实事 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成县索池乡花泉村有8个自然村,900多人。村医陈步东是全村人健康的守护神,但以前没有治疗室,也没有相应的设备,村民就诊困难。2014年年初,村里的卫生室投入使用,陈步东有了服务阵地,孩子打预防针,医治老人头疼脑热,都可以在村卫生室里进行。村门口还修建了停车点,陈步东就可以坐着班车去购药或就诊了。
村级卫生室,健民身暖民心。2014年,全市为民办实事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00所已全部竣工,其中投入使用9所。400个农村停靠点,17个乡镇客运站,让群众在等车时不再受风吹雨淋,小车站赢得了大民心。
“三个着力夯实”的第二个夯实,要求着力夯实民生基础,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通过“公平、完善、破解”,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最偏远的乡镇也能通车了。文县舍书乡是文县唯一不通班车的一个乡镇,当地4000多名群众客货流通全靠人背畜驮。了解这一情况后,市(县)安检、交通、运管、交警部门,前后三次到舍书乡现场调研。短短两个月中,交通部门投入80多万元,各单位分工负责,将这条弯急坡陡的高山蛇形村道改造成能通中型班车的标准路。1月27日,舍书乡群众终于盼来了班线客车通车的一天。
乡镇幼儿园的建设也不比城里的差。2014年,我市统筹发展各类教育机构,全市新建幼儿园93所,全市现有幼儿园36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全覆盖。下一步,将在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修建幼儿园。
构筑城乡救助体系,困有所帮,急有所救。2014年,全市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平均提高了15%。武都区的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19元,其余八县每人每月282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193元,平均补助水平每人每月116元。加快建立全市“一站式”结算医疗救助服务体系,将26种特大疾病患者纳入无抵押一站式结算医疗救助范围,与12家本市、县(区)医院签订了“一站式”结算服务协议。
乡村大舞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2014年,我市多渠道投入“乡村舞台”建设经费2739万元,建成民间自办文化社团1269个,完成了195个试点村,1054个推广村的标准化建设;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213个,乡村文化大院13个,生态文明广场9个;对195个乡镇文化站升级、达标和评估,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各项民生事业都在不断完善。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7%,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7.5%以上。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万多人。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尚瑞是武都深圳中学的一名老师,每天都要乘坐1路公交车上下班。拥挤的公交车让她苦不堪言。去年5月7日早上,尚瑞惊喜地发现1路公交车换新车了,车内干净宽敞,乘坐舒服。
随着城市扩建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武都城区公交车无论数量还是车况,都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乘车难,乘车挤问题日益突显。
我市运用互联网开办政务微博,进行网络问政,走“网上群众路线”,拓宽了征求意见的渠道和范围。市委组织部的“民情互通车”成了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主要渠道。“武都城区公交车班次密度小、车辆少,造成干部职工上下班和学生上下学高峰期乘车难”的问题在2014年3月初反映到了“民情互通车”。
意见反馈到武都区公交公司后,公司于3月中旬列出计划,邀请厂家设计人员根据路线长度,路面宽度,人员密度,设计公交车车辆的长度与容量。陇运集团通过银行贷款筹措资金720万元,预订了节能环保、低耗高效、车身较长、安全性好的公交车,于2014年5月投入运营。
“三个着力夯实”第三点就是着力夯实管理基础,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通过政府管理与服务上的新措施,让群众利益至上。
2014年,我市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双联干部下访,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推行网络问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接待上访群众,批阅群众来信,督促案件办理。注重推进网络问政,国家和省信访投诉中心交办的案件已全部办结,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网民留言有效办理,给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的留言回复率均达到90%以上,居全省第一。
一张便民卡连通千万家。“五队一卡”是我市自创的一套社会治理模式,即在村一级建立村干部、民间调解、群防群治、便民服务、自娱自乐五支队伍,将队伍负责人信息、工作职责等制成便民服务卡,开展便民服务。目的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目前,“五队一卡”的便民服务卡已在全市2237个行政村全面推开,户均一张卡,占全市3000多个行政村的70%。
在全市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五步工作法”和“五项制度”。截至目前,共摸排拟实施评估事项344件,已评估139件,消除重大涉稳隐患23起。
“千里眼”防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升级和建设完善,目前,遍布全市各地的1517个自动监测点,随时监测着各地气温、雨情、水情、空气状况等信息,每隔10分钟就会将监测信息发送到指挥系统。一旦有暴雨、水库超水位、滑坡、泥石流、空气污染等险情发生,市气象局将通过指挥系统,及时把预报预警信息、灾情信息发送给相关人员。(记者 张 霞 王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