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时兰州30万市民昨祭扫

27.03.2016  03:26

鲜花祭奠成为新主题 首席记者孙建荣摄

上山祭扫的车辆井然有序 首席记者孙建荣摄

鲜花商贩越来越多  首席记者孙建荣摄

墓区内外成了车的海洋  记者赵雨欣见习记者金露摄

追忆亲人寄托哀思 首席记者孙建荣摄

    兰州晚报讯(记者滕效宏实习生陈慧钰王小丹)来自兰州市殡葬事务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26日前往我市各大公墓区祭扫的市民相对集中,当日祭扫市民达30万人。当天,本报派出4路记者,分别对我市各大公墓区的祭扫活动进行了走访。

    第1路

    华林山

    鲜花越来越好卖纸钱少有人来买

    兰州晚报讯(记者滕效宏实习生陈慧钰王小丹)3月26日,记者在通往市殡仪馆的华林路两边看到,从华林山桥到市殡仪馆约300米的路边摆了上百个售卖鲜花的摊点,不时有市民过去询问价格,然后买上一束。胡先生在这儿摆摊卖花已有几年了,他最大的感受是近两三年来鲜花越来越好卖:“今年我一天能卖一百多把鲜花!

    鲜花越来越好卖文明祭祀已入人心

    在通往市殡仪馆的主路口,记者注意到,年轻人只带着鲜花来祭扫,一些年纪较大的市民则是一手鲜花、一手纸钱,但是纸钱的量已经大为减少,文明低碳的生态祭扫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58岁的马女士在天桥公墓设在大门口处的服务点买了一束鲜花。她说,以前扫墓不但烧纸钱,还要买些纸质祭祀品,到墓区祭扫时大家都要烧纸钱,不但污染了环境,祭扫的人也很受罪。“现在好了,在碑前献花又好看又环保,而且也不会增加公墓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张先生在华林路上摆摊出售祭祀品已多年,不过他既卖鲜花也卖纸钱。“近两三年清明祭扫期,鲜花比较好卖,虽然我带着出售一点纸钱,但少有人买的。”张先生说,原先比较受欢迎的大元宝、麻将等纸制品现在都滞销了。

    记者从兰州市各大墓区了解到,自3月20日春分节气到来后,我市各大墓区渐渐迎来祭扫群众。“3月26日,前来市殡仪馆和市属5家公墓区祭扫的市民多达10万多人。因为宣传到位,在祭扫时烧纸钱的人少了很多,墓区至今未发生火灾。”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说。

    多方联合疏导墓区未现拥堵

    在华林山桥头,七里河区交警大队的一位交警说,华林山一带的道路相对较窄,加之上山祭扫的市民从多个路口集中到华林山桥头,很容易出现拥堵。为此,他们每天早晨7时前就到达现场执勤,除了负责交通不出现拥堵外,还要到市殡仪馆附近协助工作人员疏导交通。“前来祭扫的市民大都集中在上午,墓区提供的免费停车场很快就停满了。不过好在大家都非常理性,祭扫完后即刻返回,所以墓区停车场就出现了‘前车让后车,交替式停车’的方法,加上交警和墓区人员在停车场内联合疏导,所以今年墓区并没有出现拥堵。”交警说。

    据华林坪桥头的执勤交警介绍,清明祭扫期间,七里河交警大队全力组织警力,在通往辖区每个公墓区的路口处都安排了固定岗,每岗两人值守,并安排专门警力在多个路段巡逻,每天早晨7时前到达指定岗位。“随时监测各路段的车流量,及时对扫墓车辆进行分流,保证前往公墓区主要路段的交通顺畅。

    市殡葬事务管理办相关负责人说,3月26日为今年清明祭扫的首个高峰日,各个公墓区没有出现交通拥堵,没有发生一起烧纸钱引发的火灾,这也是近几年来一直提倡的错峰祭扫初见成效,绿色、低碳、生态祭扫已被人们所接受。3月下旬以来,工作日内每天都会有市民前来祭扫,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峰期墓区内的压力。

    第2路 

    卧龙岗

    交警沿途疏导交通井然有序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桑杰才让见习记者王中杰实习生贾虎强)昨日,我市卧龙岗公墓迎来了清明节前夕的扫墓高峰,约有5万市民前往扫墓寄托哀思。

    交警疏导给力交通秩序井然

    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跟随“扫墓大军”前往卧龙岗公墓区,刚到北龙口附近,车流量就大了起来,在通向卧龙岗的方向排起了长龙。记者观察到,每隔几百米都有交警在指挥交通,疏散车辆,保证市民安全顺利进入墓区。

    在墓区门口,三四名交警正在疏导交通,防止发生拥堵。“今天早上8时不到我们就来了,一共12个人,分别在墓区进出口、马路中央、拥堵路段进行指挥,为的就是保证市民安全顺利进行祭扫。”皋兰交警大队的一位警官说道。

    园区提供便民车接送市民上下山

    进入墓区内,绿字白底的文明祭扫标语、横幅都被挂在了显眼的位置,广播也在不停播放着文明祭扫、注意防火的温馨提示。墓区内的服务大厅摆满了鲜花,方便市民购买。记者发现,墓区内几乎每个路口都有工作人员在服务,他们统一佩带了红色袖章,一边指挥交通,一边解答市民疑问。一位负责人说,“我们早上7点多就全员到岗,放弃了周末休息。这周是祭扫的高峰期,现在已经将近1500多辆车进入园区,再加上徒步上山来的,预计今天有5万多人来祭扫。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我们还调集了六七辆微客车,在山底下往返接送市民上下山。”一位正在等车的市民高兴地说,“还有专线车接送,对于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人来说实在太方便了。

    大部分墓碑前都摆放着鲜花

    近几年,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鲜花代替纸钱来祭奠亲人,文明祭扫唱起了主角。记者看到,几乎所有市民手里都是手捧鲜花或者花篮进入墓区祭扫,大部分墓碑前都摆放了黄白色的菊花,整个墓区显得干净整洁。刚买了两束花的王先生说,以前在坟前燃放鞭炮、烧纸钱,不仅纸灰满天乱飞污染环境,焚烧不当还可能引发火灾,现在用鲜花祭奠,既环保又时尚。

    卧龙岗园林公墓一位负责人说,“清明前后,气候干燥,墓区防火责任重大,我们已经在祭扫高峰前进行了好几次防火演练,从车辆管理到防火监控,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基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第3路 

    韩家河

    有人步行上山扫墓不用排队又锻炼身体

    兰州晚报讯(记者赵雨欣见习记者金露)3月26日一大清早,记者前往韩家坪公墓区发现,为了方便车辆通行,近期通往公墓区的两条道路被临时管制为一条单向通行道路,自晏家坪大坡上行至公墓,下行至韩家河路口。当天上午,虽然扫墓市民众多,但是各路段、路口均有交警执勤,加之公墓工作人员指挥疏导,行车速度缓慢,但不至拥堵瘫痪。

    多名交警疏导车流缓慢前进

    26日上午9时,记者到达晏家坪大坡,路口有交警执勤,警示牌上写着“韩家坪公墓区由此通行”,车辆排着长龙向上行驶,这里距离韩家坪公墓区还有600米。“虽然车多,但是并没有造成交通瘫痪,车辆都在慢慢往前开。”一位驾车市民告诉记者。公墓区外,一位私家车主告诉记者:“不算太慢,大致排二十多分钟就能进入停车场,我家人都提前下车去准备祭扫的东西了,我把车停好后就去和他们会合。

    一些徒步前往公墓区的市民则选择从韩家河路口上行,步行500米即到达公墓区。当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一些徒步的市民只当锻炼身体,大家说着笑着就到了公墓区。记者看到,在公墓区的上行、下行出入口均有交警执勤,中途各路口及公墓区大门及园内也有交警执勤,采访现场并未出现刮擦及拥堵现象。

    有人自带火盆有人在树坑内烧纸

    在进入公墓区的路上,偶尔能听到鞭炮和烟花的声音。进入公墓区,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市民都是带着新鲜的菊花、食品、香烛等物品来祭扫。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焚烧纸钱和香烛,完全做到文明祭祀的家庭很少。大多数家庭自带火盆、铁桶,在其中焚烧纸钱,离开时再将灰烬带走。然而,现场也有不少市民直接在树坑内点燃纸钱,离开后留下了一堆灰烬在原地。

    “我们家人多,带了两个火盆,给老人上坟总觉得还是烧些纸钱好。”祭扫结束后,市民陈大妈跟家人一边收拾灰烬,一边对记者说,在焚烧期间家人都很小心,尽量不造成太多垃圾,离开时还特意打扫收拾一番。

    第4路 

    南山故园

    8条便民措施方便市民祭扫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孙建荣见习记者申亮)这两天,南山故园和华林山天桥公墓将迎来数十万市民祭扫。记者采访发现,进入两大公墓区的车辆,在交警的指挥下有序行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堵车现象。花篮、小菊花等祭奠用品随处可见,市民文明祭扫蔚然成风。而南山故园公墓区推出的8条便民措施,更是让市民轻松祭扫。

    墓区内没有发现不文明现象

    当天上午9时30分,记者驱车前往南山故园,在红山根兰山路旁看到,一路上都有人叫卖各种鲜花祭祀用品。10时整,前往南山故园的车辆排起了长龙。在交警的指挥下,车辆限段错峰放行。在上山的公路上,每隔百米便会有一名交警指挥交通。在南山故园墓区管理处小广场内,车辆有序停放,市民排队上山祭扫。广播里也一遍一遍提示祭扫民众注意防火,墓区内森林防火标语格外显眼。整个墓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市民走到墓碑前,先是用鲜花祭奠,有需要烧纸烧香的市民,能够主动走到指定区域祭祀,墓区内没有发现不文明现象。

    8条措施方便市民祭扫

    南山故园主任张俊廷告诉记者,当天已进入祭扫的高峰,从9时到11时,仅两个小时园区已接待市民2万多人、4000多辆车,并且扫墓者正在增多。公墓区40名员工全员出动,东岗交警大队也出警13人,8名省市森林公安干警也来帮忙维护交通秩序。公墓区还推出了8条便民措施,方便市民:免费提供开水、小毛巾及伞具;免费将墓碑上的脱落字体进行描绘;免费提供临时骨灰寄存处,

    以方便临时更换安葬时间的群众;免费为祭祀的老、弱、病、残人群提供休息方凳;在清明期间购买壁葬穴位的老红军、革命烈士、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优惠10%;壁葬穴位为1920元/穴,免十年管理费、绿化费、安葬费220元;其他各类墓穴首次安葬免收安葬费;协调渔民大院打开后门,让祭祀后下山的车辆从该院驶出,形成单向分流等。

    中午12时许,在华林山天桥公墓,记者看到大多数市民都选择用鲜花祭祀,垃圾也都得到及时清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仅半天已接待祭扫市民4万多人、5000多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