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润万家——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06.08.2015  17:17
原标题:【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真情润万家

【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真情润万家

——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从2009年开始,国家能源局(原国家电监会)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定点帮扶我省通渭县、清水县,开展了以电力扶贫、项目扶贫、信息扶贫和智力扶贫为主要内容的定点扶贫工作。

总投资42亿元的通渭县华家岭风电项目一、二期已并网运行;协调交通运输部投资5.94亿元的通渭马营至陇西云田公路将于今年10月竣工;在通渭县安装1000套卫星电视接收装置,扩大当地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面;协调兰州石化公司投资346.4万元,在清水县百家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

5年来,虽然历经机构改革和人事调整,但国家能源局对定点扶贫工作却从未放缓过,一个个帮扶项目,如久旱甘霖,滋润着通渭、清水两地的千家万户。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帮扶方案

定点扶贫工作开始以来,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成立各职能部门与甘肃能源监管办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并于2012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的批复》,从新能源发展、电网外送通道建设、电力联动机制建设等9个方面,给予甘肃省许多政策支持。

随着定点扶贫工作的深入,国家能源局又相继印发了关于做好通渭、清水两县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从能源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信息帮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意见。

为了加强与帮扶县的联络协调,国家能源局连续向通渭县派驻4任挂职县长助理,向清水县派驻1任挂职县长助理,扎根基层,密切联系各级组织,充分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电力扶贫和项目扶贫

以前我们为用电吃尽了苦头,脱粒机一开就跳闸,我们只好错开时间脱粒小麦,一直到半夜。”陇阳乡庆阳村村民张建德说。

通渭是一个农业县,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电力保障是关键。然而,薄弱的农村电网建设和短缺的动力电供应,使这里的产业开发一度陷入了尴尬境地。

针对这一状况,国家能源局协调有关部门,将通渭县确定为甘肃省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示范县。从2010年至2015年,通渭县农网升级改造累计投资2.11亿元。2014至2015年,清水县也落实了农网升级改造资金0.6亿元。通过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优化了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能力,为两县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通渭华家岭风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在国家能源局的协调下,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通渭县签订了华家岭风电场建设项目。预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为当地带来7500万元的税收收入,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为了持续做大做强这项龙头产业,去年8月,《甘肃通渭风电基地规划》通过国家能源局评审,包括华家岭风电项目在内的8个风电场在通渭县规划建设,项目于2020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为当地年增加税收收入1.75亿元。

今年,国家能源局又将甘肃省列为光伏扶贫试点省份,将通渭、清水列为光伏扶贫试点县,为每县200户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预计运行25年,每户每年可实现3000元左右的收益,做到受益对象精准到户,长期稳定受益。

为进一步完善当地发展条件,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项目扶贫。在实施公路干线改造项目,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以外,国家能源局还分别协调到总投资6242万元的通渭县2012-2014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的通渭县中医院住院楼项目、投资4030万元的清水县2014年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

发挥自身优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国家能源局帮助两个帮扶县作出了一项又一项发展决策,协调引进了一个又一个帮扶项目,全面掀起了帮扶工作的热潮。

深化双联行动夯实发展基础

2012年,省委双联行动犹如春风吹遍陇原大地。通渭县郑阳村、吊咀村被确定为国家能源局甘肃能源监管办的联系村。立地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是两个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最大“拦路虎”。

强基础、兴产业、扶民智、解民忧”。甘肃能源监管办将“双联”行动与定点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为贫困村描绘出了发展蓝图。

解决行路难、用电难,是甘肃监管办为郑阳村帮办的第一件实事。在2012年,甘肃监管办协调争取到37.5万元,拓宽改造了11公里道路,建设漫水桥2座、防洪渠3000米。2013年,协调县电力公司为郑阳村实施了总投资80.4万元二级农网改造项目,将9个村民小组的电路重新架接,彻底解决了群众用电难问题。

自从有了动力电,我的铡草机就派上用场了,既省时又省力。现在,我们再也不为用电发愁了。”郑阳村村民赵万平激动地说。

发展富民产业、加强技能培训、想方设法解民忧。双联行动开展3年来,在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的倾情帮助下,一个个帮扶项目,如雨后春笋,生根在贫困山村;一件件惠民实事,如久旱甘霖,滋润着贫困村的家家户户。

如今,郑阳村建成了通社砂砾路18公里,实现社社通道路;照明电和动力电入户率均达到100%;全村砖混砖木结构住房覆盖率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