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连续4年选派2万名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
连续4年,西藏从自治区到乡镇四级联动,每年选派2万多名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夯实发展稳定的社会基础。
干部驻村在全国不鲜见,但在雪域高原,驻村却有不少鲜明特点。西藏农牧民占全区人口的80%,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九成。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寒缺氧,气压低、辐射强、温差大,每一位驻村干部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生活下来的挑战。
此外,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有32.7万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群众。农村发展正当爬坡过坎,基层组织亟待加强,联系群众、依靠群众,驻村干部责无旁贷。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提出,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拓宽致富门路、开展感党恩教育、办好实事好事是驻村五项重点任务。
林芝市康扎村不足百户,却有藏、汉、门巴、珞巴多个民族。村里管理难度很大,村两委力不从心。一年前,与全区其他5464个行政村一样,康扎村迎来第四批驻村工作组。
林芝对驻村工作提出“三帮一带”:“建强基层组织”是工作重点,不包办,不代替,驻村要帮助村居“两委”树立威信、推进工作、提高能力,带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驻村组长裴红梅是林芝市委副秘书长,在村里,角色却是村支书、村主任的助理。工作组不分白天黑夜节假日,全部扎在村里,工作之“实”先让村里人吃了一惊。
让村两委最受触动的是驻村干部的身体力行。进驻是隆冬,满山积雪,沿着海拔5000多米的转山道走访,一圈下来就是11个小时。工作组4个人,3个是女同志,每次凌晨出发,次日下午3点才能下山。有群众在山道上搭塑料窝棚,做转山人的歇脚点,就地取柴生火,背副食上山卖。山路危险,且有火灾隐患,垃圾扔满山。工作组一路走一路捡,垃圾论麻袋往山下拖。数不清多少次上山,工作组带领全村清下山的垃圾竟达30余吨!
过去,村民习惯往河沟里丢垃圾,以至于堵了桥洞。在最冷的严冬,工作组和村两委跳下水清理,围观群众都跟着往水里跳……
康扎村的问题和发展思路在走访、互动中逐渐清晰。和村两委会商,大家梳理出急需解决的问题十余条,重点要解决的5条。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排除转山道窝棚经营隐患迫在眉睫。经调研,工作组提出争取项目资金,把歇脚点搬迁建设到更合适的位置,经营的同时营造景点,村集体把69间门面租给村民,变冬季买卖为稳定的四季经营。思路定,工作组却不越位。跑项目工作组不代替出面,即使碰了壁,回来一起分析,一起想办法。
很多村子的自然环境恶劣程度超乎想象,区人社厅驻那曲索县嘎木乡二村,要翻越3座5000多米的雪山;区公安厅驻日喀则仲巴县仁多乡夏吉村,要驱车6天,行程2778公里。阿里地区140个村居,海拔4700米以上的46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15个,冬天大雪封山的就有12个……
区宣传部的一位驻村干部告诉记者,在那个海拔,晚上能踏实睡着俩小时就是幸福了。因为长年驻村,对家人最为思念。手机信号不好,要跑很远去找,“有时盼着大风能刮来信号……”但群众的淳朴时时暖着他们的心。去山下冰窟窿帮他们打水,有疾病帮他们治疗送药,群众给他们的最高评价是“十八军回来了!”
今年4月25日,8.1级强震的轰隆声排山倒海滚来。在大地震颤中,聂拉木、吉隆、定日等县479个重灾村的1872名驻村工作队员守在群众身边,成为地动山摇之中的磐石砥柱。
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村在地震中成为“孤岛”,驻村干部成了主心骨。尼玛维色儿子的右腿被飞石打断了,谁能穿过暴雨倾盆乱石飞滚的“鬼门关”,把孩子尽快送到樟木?“谁是党员,站出来!”只见20多只手刷地举过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