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面的江湖行走

21.11.2014  01:40

    记得1982年,小学毕业的暑假,院子里几名同学相约去吃牛肉面,这个活动在那个年代好似今天的孩子们到麦当劳、肯德基吃大餐。记忆中,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自己去买牛肉面了——一两面七分钱外加一两粮票,三两大碗、二两小碗。这个价格应是兰州牛肉面市场经济后的价格起始点。此后,牛肉面与其他商品一样,进入了价格稳定增长期,年年面相同,岁岁价不等。同时,也由区域而全国,由下里巴人而阳春白雪,由品种单一而丰富多彩,局面来之不易。

    再话说师父教了两位徒弟。大徒弟聪明伶俐一教就会。二徒弟蠢笨憨直不开窍,无奈只教三招。二徒弟纯洁简单,只将这三招练到拈花一笑、飞叶自如随意境界。师父临终有言:如果师兄不遵照师门训戒,师弟即为师清理门户。其后,大徒弟果然本性暴露。二徒弟替师行道,两招过后高傲的大徒弟竟是毙命。一招鲜吃遍天,泱泱华夏菜系浩繁,叫响几多?一代代人凭借这山水灵气,只将这面淘洗的纯净至醇、绵长劲道、魅力十足。兰州功夫里添上的是炫目馨香的大众色、民族色、地域色,漂去的是功利色、浮华色、虚无色。终是历练出集体弘扬的艺术品,成就在中华饮食一席之地。这是兰州牛肉面的制作基础。

    聊这个话题,总想讲一些轻松故事,原谅我,还得说一个。岁月转瞬即逝,2008年农历春节刚过,忙于公事,误了饭时,到吴家园看到有家牛肉面馆还在营业,我和司机要了两碗面。待坐定,老板亲自端来两个鸡蛋,告之,今年第一天再开张送的。令人感叹不已。此后多次光顾,非图意外之喜,只是想看看这个朴实的地方生意可好,助助兴而已。这是兰州牛肉面的经营基础。

    三个故事或可构成兰州牛肉面价格成长、千锤百炼、人文素养等生产力因子,它们都围绕着群众基础而形成生产关系,成全着我们迈向牛肉面不懈脚步。它蕴含的淳朴善良就像自己热腾腾的模样,喧腾着西部的气候和风沙起舞弄清影。作为兰州人家常食品,我并不是特别关注它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价格几何。价格反映价值,这是其以地域平均经济能力形成购买的核心依据和依靠,尽管并非绝对和全部,有滞后、有超前,但终究不能偏离中枢,价格走向在市场,在群众。

    兰州牛肉面价格神经,总是敏感触动着舌尖搅动、品味的频率与滋味。毕竟它是西北文化融合与承载的见证者,当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在这一碗面中——清汤香溢、红的耀眼、绿的养目,就注定了它的包容性。它是金城这个向东喇叭口,向西孔道的焦点上,依着自然之力、人文睿智开出娇娇艳艳的百合山丹,理当珍惜。从它的起源到它的发展,它的生命力在于一直依靠着普罗大众的舌尖,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明天依然会在朴实的西北高原,仰望苍穹,目及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