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平江路 织出“双面绣”(一线调研)

21.07.2023  10:43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漫步古城,城市肌理记录岁月悠长;寻常巷陌,传统现代实现交相辉映。位于江苏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这里,现代汽车缓缓驶过,古城气质风采依然。

网红店开在老宅之中、古老的非遗和潮流的饰品摆在同一橱窗、评弹声与吉他声遥相呼应……在平江路,传统与现代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当地采取“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探寻古城保护与民生保障的平衡点,最大程度地保障居民在传统民居中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探索出一条古城保护的新路子。本报记者日前走进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体验街区实景、回溯保护路径、感受居民生活,深入探访古城如何在保护修缮、活化利用的同时,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 者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漫步江苏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可见城门排列、街巷纵横、水道交错。这里是苏州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世界文化遗产耦园,顾颉刚、洪钧、叶圣陶等名人故居,昆曲、刺绣、缂丝等非遗文化……平江街区保存下众多历史遗存。据了解,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控制保护建筑44处、文物登录点202处……一个个历史文化遗存,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珍珠,串联起苏州的历史文脉。

近年来,随着古城保护深入推进,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活的”遗产,在保护修缮、活化利用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老宅中的居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77岁的苏州市资深城市规划工作者阮湧三的印象中,不管是钮家巷还是整个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和小时候在这里生活时差不多。实际上,也和800多年前南宋时期《平江图》上的整体格局差不多。时移世易,老城风华依旧,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街区实景——

青石板路、错落老屋,非遗引来游人如织

叽叽叽、喳喳喳——”早晨7点多,57岁的姚志俭在一片鸟鸣声中醒来。她帮4岁的小孙女梳洗打扮好,烧好早饭,8点半送她去幼儿园……

此时的平江街区还没有迎来很多游客。从东升里出发,沿着清澈河道,穿过高矮古树、错落老屋,祖孙俩手牵手步行10分钟,来到幼儿园门口。

一路上,每走过一景,姚志俭就会和小孙女讲起那些千百年来镶嵌在斑驳屋墙中、青石路面上、寻常巷陌里的人和事:钮家巷3号是清乾隆状元潘世恩故居;大儒巷是为了纪念明代大儒王敬臣而命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故居在顾家花园,文学家叶圣陶也出生在这条巷子里……

送罢孙女,姚志俭来到寿安桥旁、董氏义庄前的江南小剧场,看一场评弹表演。“来这里的,人人都会哼上两句——春季里杏花开,雨中采茶忙;夏日里荷花塘,琵琶叮咚响……”有时,姚志俭会约上三五好友,在小广场上一把撑开的大伞下面,和游客们一起听着苏州评弹,嗑嗑瓜子喝喝茶、闲话家常。

姚志俭一家的幸福日子,是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近1.3万居民生活的缩影。依托于当地的历史文化保护实践,居民们在这里既是文化遗存保护的主人,又是人居和谐的受益者。

到了晚上,平江路迎来了游客高峰,错落交织的人群熙熙攘攘,比白天更多了几分活力。

在羿唐丝绸,苏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巧手翻飞……出门遛弯的姚志俭,常来这里看她刺绣,全家人都是卢建英的“粉丝”。“每次她有新作品,我都第一时间跑来欣赏,听她讲述刺绣背后的故事。最近看她在绣一幅《桃花太平鸟图》,针法细腻、画面精美!

除了传统文化形态的传承,漫步平江路,可以发现这里的空间仿佛是跳跃的、交织的:网红店从老宅中开出来,咖啡店的店招是古色古香的,最古老的非遗和最潮流的饰品摆在同一橱窗,评弹声与吉他声遥相呼应,烟火气与文艺范相得益彰——平江路就像苏州的“双面绣”,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年轻。

这里的生活,开心,快乐!”姚志俭说,全家三代人都幸福满满,居民和游客也各得其乐,“我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

保护规划——

修旧如故,以存其真,整体风貌得以保存

就在姚志俭全家路过平江路20号的咖啡店时,咖啡店楼上一间办公室里,阮湧三也关上灯锁好门,汇入欢乐的人群中。

阮湧三也是姑苏区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执行主任。他的长兄是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过去数十年,兄弟俩在不同岗位上,共同为苏州古城的保护默默努力。

我就出生在钮家巷6号,对这里感情很深。”阮湧三说,每当踏进这间老屋,儿时的回忆便浮现眼前:“回想起母亲站在二楼打开窗户喊我‘回家吃饭啦’、楼下小贩叫卖着‘卖西瓜哎,河浜来的西瓜啰’。

对此,阮湧三有自己的看法:从历史角度来说,苏州古城没有经过地震等自然灾害,唐代以后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有识之士在保护和培育古城的人文气质上有着广泛共识。

着眼当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张蓝图绘到底”,从1982年2月苏州被列入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到1986年国务院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5年—2000年)》作出批复,“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的建设方针,让苏州在经济起飞之前,早早地规划出“一体两翼”的格局,即在古城一西一东建设高新区和工业园区,而不对古城格局及风貌进行破坏。

40多年间,苏州城的建设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城市总体规划更新了4版,但“古城‘古’到底、新区‘洋’到头”的方针,始终得以贯彻。

按照规划要求,1986年,阮仪三主持制定苏州古城保护规划。他根据古城格局的特点,把古城划分成54个街坊,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至今,这54个街坊的分类仍在沿用。2002年,他受市政府委托,在《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基础上,负责编制《平江路街景保护整治规划》,率团队介入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采取“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修缮文物古迹、疏通治理河道、整修居民院落。

历史和文化是古街的底蕴,但我们坚决反对将平江路当做博物馆来保护的思路——历史街区是鲜活的、是与时俱进的,大家希望原有的格局、风貌留下来,也要最大限度保护原住民不迁移。”从2002年起,1.6公里长的平江路在保护整治的同时开始招商引资,逐渐发展成如今传统与时尚并存的“双面绣”街区。

探索实践——

修缮老宅、活化利用,“保与用”形成良性循环

阮湧三发现,位于平江街区中部的顾家花园13号,最近拆掉了修缮围挡,露出了全新面貌。用手机扫一扫大门旁的二维码,介绍老宅历史的解说词在耳畔响起:“这处宅院是著名物理学家苏肇冰儿时居住的地方,2003年被列为苏州市控保建筑……

记者看到,这栋两层高的民国风洋楼,有着青砖外墙和四向坡屋顶,院内有一棵高大的玉兰树。附近居民回忆:上世纪60年代,这里变成普通民居。由于年久失修、负荷较重,一度出现了屋面坍塌、漏雨等问题。

转变从2020年开始。

那年盛夏,阮湧三总能看到一群头戴遮阳帽,手持摄像机、录音笔、测量卷尺的“古城细胞解剖师”,在社区干部的协助下,走进一间间老宅,采集门楼、界石、碑刻、古井等信息,同时收集居民们关于老宅子的“历史记忆”。

原来,这是苏州市姑苏区首创实施的“古城细胞解剖工程”。

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成立;2018年,《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要求开展保护对象普查,标志着古城保护转向更深入、更细致的阶段。”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介绍,2020年起,姑苏区将古城的传统民居、构筑物等看作古城“细胞”,着手对54个街坊、14.2平方公里内的房屋、古井、古树、桥梁进行深度调查,把格局演变摸排清楚,为整体保护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看到,按照“修旧如故”的方式,苏肇冰故居主建筑的青水砖墙在修缮时保留了原有材质,就连房屋磨损的墙角也被保留下来。此外,还修葺庭院、修剪花木,复原了故居的整体环境。

使用是最好的保护”,王永法介绍,根据“古城细胞解剖工程”的研究成果,苏肇冰故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应加强活化利用。

如何活化利用?当地探索给出答案:一方面,打造“苏肇冰事迹陈列馆”,由苏肇冰个人事迹展和苏氏家族历史沿革展两个单元组成,赋予故居鲜活生命力;另一方面,将故居纳入首批“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引入社会资本,把新经济“”进来。

目前,苏肇冰故居的招商工作正在进行,我们将从意向企业中好中选优,真正让老宅‘活’起来。”负责修缮苏肇冰故居的苏州姑苏古建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陆霄枫说。

通过修缮,让老宅活下来;引入商业,让老宅活起来。王永法坦言,在“保与用”中,需要找到平衡点,把握好度。

怎样把握这个度?王永法介绍,目前的做法是分级分类利用:国家、省级和重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侧重公益性功能与文化传承展示,控保建筑、历史建筑等引入产业发展新经济——这样,“保与用”就形成良性循环……

遗产保护——

传统民居、设施完善,古城居民享受便利生活

最令阮湧三自豪的是,和其他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相比,现在仍然居住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居民人数不少,达1.3万人。

这里是苏州古城烟火气最浓的地方。”阮湧三介绍,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活的”遗产,由5个社区组成,人与景和谐共生。但这里的背街小巷也是典型的“老人、老房、老设施”。直到10年前,住在传统民居内的居民仍在使用“三桶一炉”:用吊桶取井水、用浴桶洗澡、用马桶方便、用煤炉做饭。

过去,平江街区的老房子里,没有任何现代生活设施,生活艰苦,屋顶漏水,墙面潮湿。一下大雨,就要拿脸盆和大碗接;洗澡不是到井边冲一下,就是在浴桶里爬进爬出……”姚志俭回忆:那时候,她们一家三口挤在一个18平方米的老宅里生活。

一面是居民生活条件亟待改善;一面是在老宅里铺设水管、修建厕所,难免破坏部分建筑结构、整体风貌,保护与民生怎样兼顾?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意味着不重视民生。”在阮湧三看来,保护传统文化,不是让居民像在古代一样生活,“要让住在传统民居中的原住民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

我经历了一块匾、一只桶、一口井、一根线的更新改造全过程,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姚志俭回忆:2002年,苏州市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家里修缮翻新成68平方米的宽敞空间;2012年,姑苏区启动城市居民家庭改厕工程;2015年,实施古井老井治理,为古井老井清淤加盖,河道水质更加清澈;2018年,钮家巷社区率先实施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程,“空中蜘蛛网”不见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根线”的改造最为不易。

钮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张英缨介绍,在强弱电线沿墙走桥架工程开展时,要绕开每家每户空调、窗户的位置,制定个性化方案,宁可排成“Z”字形、“H”字形,也要尽可能减少设备移动对墙面带来的振动;开挖马路时,协调燃气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同步进行管道预埋和检测,避免了短时间内反复“开拉链”对路面的破坏。

现在走进姚志俭的家,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房屋内,煤气灶、淋浴房、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打开窗向外看去,严格控制的古城天际线视野一片开阔,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鸟鸣啾啾……

姚志俭告诉记者,“三桶一炉”面貌改变之后,更多居民选择留了下来,还有一些曾经搬走的居民也回来住了。“古城气质风采依然,生活越来越便利,在这里,能不感到幸福吗?”张英缨笑得爽朗……

(责编:周婉婷、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