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一带一路”税收协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07.2015  11:52

  作为影响投资的软环境,税收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对区域税收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税务机关,如何从税制、征管、纳税服务等方面促成区域税收协调,助推“一带一路”大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区域税收协调的内涵和作用

  引用税收国际协调的含义,区域税收协调可以概括为:不同区域间政府采取措施来处理与其他地区税收关系问题,它的前提是以地方政府主权为根据的税收管辖权。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维护地方利益而必须坚持的税收管辖权;发生税收征管矛盾时采取的相互协定。区域税收协调的内容包括税收政府制度的协调和区域税收征收管理的协调。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区域税收协调对促进资金、商品及其它要素的顺畅流转,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推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引导市场资源配置,影响资源在不同地区间配置和组合。二是促进区域间社会公平,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三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把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

   二、区域税收协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税收体制还不尽完善,税收优惠体制效率不够高,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有碎片化和泛化趋势。二是税收政策区域分割的制约,现行税收政策还存在诸多需要协调的地方。三是区域税收管理资源整合效率不高,合作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治税合力还未真正形成。四是高端税收征管人才稀缺的短板,影响了“一带一路”区域税收协调发展。

   三、加强区域税收协调助推“一带一路”大发展

  今年税务总局推行 “四互助”,实现 “四统一”,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制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税收措施,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税制改革,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税制环境。一要逐步降低名义关税税率,优化关税保护结构,提高市场开放度,推动要素资源按市场需求实现跨区域整合。二要完善所得税制建设。考虑由一个税务机关征收企业所得税。严格区分税收优惠对象,依法界定税收减免权限,促使税收优惠规范化和法制化。三要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走适度分权的道路。

  用活用足地方税收政策,加大对区域经济结构和布局的调控力度。一要通过地方税收“内在稳定器”功能,对区域经济总量实施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二要减少地区型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优惠政策运用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的鼓励作用。三要增强中西部区域的补偿力度,适当降低中部、西部地区税负水平。

  强化税收协调,建立区域税收合作长效机制。一要强化税收征管合作,提高区域税收管理效率。要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开展税收征管协作和纳税服务协作,建立严密的征管机制,共同打击逃避活动。二要建立税收协调争端处理机制。积极应对税款征收、税收政策落实等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纠正和杜绝有害的税收竞争。三要加强国际区域性税收协调。完善我国国际税收政策,建立健全国际税收法律体系,开展国际税收管理的跨国协调与合作,加强征税监管领域方面的区域性合作。

  规范税收执法,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法治环境。一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创业环境。二要稳步推行权力清单。进一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规范运行,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职权职能体系,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三要严格落实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务职能作用,严格贯彻落实税收政策,从税收政策宣传、纳税辅导、政策执行、后续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执法监督,切实让纳税人享受到税收政策“红利”。

  强化税收服务,从环境上增强公平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一要强化税收管理力度。税务部门必须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坚持应收尽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二要创新纳税服务方式。从软、硬件方面加强纳税服务,提供多种吻合不同纳税人需求的特色服务,有效化解征纳矛盾,打造服务型税务机关。三要加强政策宣传辅导。通过当面宣传、网站宣传、短信宣传、举办纳税人讲堂等多种形式,及时、广泛宣传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协定待遇方面,税务机关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深化“走出去”企业的纳税服务,建立诉求响应机制,加强涉税风险防范,实现税企共赢。四要建立服务监督网络。不断拓展、畅通监督渠道,实时了解纳税人诉求,接受纳税人监督,实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效率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态度零投诉”的“四零服务”目标。

民勤县地税局 谌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