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召开
7月21日,“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主办。来自“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18个驻华使馆、6个联合国驻华机构的120余名外宾,以及来自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省(区、市)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国内企业、代理机构及学术界的180余名中方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主题为“包容、发展、合作、共赢”,旨在落实“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托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发展与繁荣进步。
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王勇指出,中国政府多年来持续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十三五”时期,中国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力深化知识产权重点领域改革,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动“双创”蓬勃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王勇表示,中国政府愿与沿线各国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知识产权合作,为促进区域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王勇倡议,各国应全方位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加强著作权等合作,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交流,促进区域文明进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构建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强战略协同、法律协调和政策对接,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的举行,有利于促进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经济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马来西亚内贸部秘书长贾米尔·沙列、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助理秘书长阿卜杜拉·阿尔·施卜里围绕知识产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了主旨发言。申长雨表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地位更加突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而且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申长雨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向着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米哈伊尔·扎莫伊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等嘉宾分别就“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家合作前景、知识产权基础设施开发和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制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等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一天半的会期中,与会代表围绕知识产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战略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朝着普惠、包容、平衡的方向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会上推出了支持“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