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一带一路”建设高层次专家甘肃咨询服务活动综述
记者 严存义
近日,甘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不同行业的专家教授。
连日来,他们深入各地、各单位,现场咨询调研,召开座谈会,进行专题演讲,为我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和指导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现场把关定向、把脉问诊。
这项对甘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导向意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活动,就是由中组部牵头组织的“一带一路”建设高层次专家甘肃咨询服务活动。
9月7日,咨询服务活动在兰州启动。之后,34位高层次专家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破解发展难题”为主题,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了咨询服务、对接洽谈工作,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把脉支招、献计献策。
发挥区位优势,强化顶层设计,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正当其时
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决策,找准大定位、打造大通道、培育大产业、发展大经贸、形成大影响,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正当我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时刻,中组部组织“一带一路”建设高层次专家团专程来甘肃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中组部和各位专家对甘肃的特殊厚爱和特别看重。
今年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是我国著名的采矿专家。他曾多次来我省金昌、白银等地,为我省有色金属企业提供规划咨询和技术支持。时隔多年,他又一次来到甘肃。
9月7日,古德生在兰州参加了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后,就马不停蹄地赶赴陇南开展服务。
“甘肃近年来的发展颇有成效,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甘肃整体的发展氛围很好,发展目标高远、顶层设计细致、具体工作扎实有效。”古德生颇有感触地说。在他看来,这次活动就是为了帮助甘肃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有意义。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甘肃产生了“三个重大影响”,即从偏远和内陆省份变成了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为比较和后发优势搭建了聚合发挥的开放平台,使政策和市场机遇找到了叠加释放的战略引擎。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史育龙有高度的认同。他认为,甘肃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区位优势,找准发力节点,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符合甘肃实际,推进建设正当其时。
“其实,甘肃近年来提出并全力推动的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平台建设,契合‘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合国家‘五位一体’建设规划,也抓住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谷树忠认为,甘肃应抢抓政策叠加的机遇,进一步明确三大平台的内涵和关系,加大宣传推介,遵循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甘肃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连日来的咨询服务活动中,专家们一致认为,甘肃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中,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交通、口岸、保税物流等平台建设,加大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整体工作谋得深、动得早、措施实、成效好,充分显示了省委省政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信心和决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交通互联互通,让甘肃“通道经济”真正凸现出来
连续两天来,在兰州城市轨道建设工地上穿梭着一位白发老者,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9月7日,他跟随“一带一路”建设高层次专家甘肃咨询服务团队来到兰州,为兰州正在建设的地铁工程“问诊把脉”。
“兰州地铁工程建设的客观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不良地质环境非常突出,从全国来讲都是少见的。”钱七虎说,要找准问题源头,依靠科学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试验,确保工程建设安全、精准。
不仅仅是兰州地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交通互联互通中公路、铁路、民航以及物流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专家们关心、咨询和服务的重点。
7日至8日,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同济大学教授杨东援、长安大学教授吴群琪等专家,先后赴兰州至永靖一级公路、兰州中川机场综合枢纽工程等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咨询组专家认为,甘肃作为我国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及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兰州市乃至周边地区的道路交通条件,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咨询组专家同时认为,甘肃交通发展目前还存在综合运输大通道不完善、城际快速交通网发展滞后、运输方式间衔接效率不高、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面对发展机遇与挑战,甘肃未来要重点从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交通运输管理能力、推进交通要素资源在线化、营造交通运输信息化安全集成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
几天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徐德龙、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谢晓东等5位专家,兵分几路,对兰州市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徐德龙、谢晓东认为,把兰州建设成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首先要找准兰州城市功能定位——互联互通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的集散基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软环境服务能力,打造“政策洼地”等举措,提高兰州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毫无疑问,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紧紧抓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这两个重点,筹备和筛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让甘肃‘通道经济’真正凸现出来。”史育龙教授如是说。
认准既定方向,狠抓措施落实,甘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关键时期。
这方面,甘肃各市州、县区发展情况怎样?遇到哪些瓶颈和困难?如何实现新的突破?这些都受到各位专家的热切关注。
在省科技厅开展咨询服务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起全建议,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甘肃应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优势,积极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将兰白试验区打造成甘肃向西开放的大平台。他同时建议,要在成果转化和引进方面做文章,积极承接东部发达省份的产业转移。
在兰州,5位专家通过深入调研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兰州,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以产业对接和人才交流,逐步培育石化、装备制造等“兰州制造”和“拳头产品”,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
在武威,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区域大气环境与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岑超平,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副主任王海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桂英等3位专家就大气污染防治、葡萄栽培技术、甜高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展咨询服务。王海波认为,武威市葡萄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继续走好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力争把武威建成高品位、强优势、辐射影响力大的“中国葡萄酒城”。
在陇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等3位专家,走进矿山、企业,踏访乡村农家,对陇南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特色农业提出指导性建议。大家认为,陇南山清水秀,资源富集,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应遵循绿色开发、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甘南,生态、绿色发展同样受到专家们的关注。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说,乡村景观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在新一轮乡村规划建设中,应该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一个大的理念去打造,既要保护好原有的乡村风貌,也要体现当地特色。
在酒泉,在天水,在白银,在定西,咨询组专家们不顾行程劳累,走基层,进社区,访企业,与群众谈心,与职工座谈,调查之严谨,态度之认真,建议之中肯,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大家认为,这次咨询服务活动选题精准、时机恰当、水准独到、规模很大,必将对我省抓住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机遇起到关键作用,对促进甘肃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层次专家甘肃咨询服务活动已经结束,但此次活动给甘肃带来的影响日渐深远。咨询组专家们表示,只要认准既定方向,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甘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定大有可为,大放光彩! (甘报各市州驻站记者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