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勾画地方开放型经济新版图

29.07.2015  21:05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欢)跨越时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勾画出我国地方开放型经济的新版图。各省区市把握机遇、扩大开放空间的关键是,衔接古今、对接中外,探寻需求和利益的契合点。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整体部署,“一带一路”其实并不存在“谁在、谁不在”的区别,这是全国一盘棋的布局。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所言,全国各地方都在带上和路上,各省区市应该按照总体蓝图,发挥自身的特质和优势,积极参与其中。

    对于涵盖古丝绸之路大段路径的西北地区,可以站在历史的积淀上继续推进开放战略。新疆可以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的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可以发挥综合经济文化和民族人文的优势,打造内陆型开放新高地,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世恩在日前召开的新华社“新华丝路”信息产品发布会上谈到,西北一些地区已经具备了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能力,轻工、纺织、食品等产业可以在兰州新区落地生产,销往东欧和中亚、西亚市场;甘肃的水泥、电解铝、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等已经走入中亚国家。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历史渊源也增强了双方的文化认同感,人文交流的基础很坚实。

    东北地区可以借由“一带一路”建设,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大业融入国际合作。东北地区的内蒙古联通俄蒙,黑龙江对接俄罗斯铁路通道,吉林、辽宁可以与俄远东地区开展陆海联运……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此开启已是水到渠成。

    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历时已久,“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将放大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的陆海相邻优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将获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西南地区可以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云南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刘杰表示,云南省正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八出省、四出境”的立体网格式国内国际运输通道,同时完善对老挝、缅甸、越南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充分释放通道经济的对内对外效应。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要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形成能够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的竞争新优势。

    内陆地区具有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依托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呼包鄂榆等丰富的城市群,内陆地区可以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并与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相得益彰。重庆银行副行长杨世银谈到,重庆银行已经从授信额度上着力支持当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贸易,助力内陆城市建设对外开放高地。记者了解到,完善内陆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运输品牌、建设航空港和国际陆港等项目,也已成为内陆省区市规划中浓墨重彩的章节。

    伴随“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发展渐入佳境,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网络将越织越密,区域的增长动力必然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也会获得强力支撑。北京市商委主任闫立刚表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业的合作,为北京扩大科学技术服务、互联信息网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机遇,也为京津冀协同到境外投资合作等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动力。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长江沿线各省份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保持了较高增速,绝大部分地区超过全国水平。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认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合纵连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同时能够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