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暖的一天:失散25年儿子回到父母怀抱(图)

22.01.2016  12:52

  在过去的25年里,家住九龙坡区石坪桥的孙女士没有一天不是在思念中度过,没有一天在内心深处不感到阵阵的寒冷。昨日傍晚,寒风中25年的所思所念终于融化成了眼角幸福的泪水——失散25年的儿子明明(化名)回来了。

  今年50岁的孙女士回忆,1990年11月23日中午,她正在厨房炒豆干,老公在附近上班,儿子明明吵着出去玩,“当时我跟儿子说,马上要开饭了,妈妈暂时走不开,等会就带你出去玩哦。

  就在她进厨房忙活的工夫,儿子就蹦蹦跳跳朝父亲上班的地方跑去,“我做好了饭,他爸爸也回来了,这才发现娃娃不见了。

  夫妻俩发了疯似地四处询问,但是,仍然不见孩子踪影,孙女士瘫软在路边大哭。

  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在媒体打寻人广告……只要听说哪里有个走失的孩子,他们马上赶过去,但希望一次次落空。

  2012年,夫妻俩偶然得知有个宝贝回家寻子网站能免费帮着找孩子,就去登了记。身在万州区的志愿者石板指导他们到公安机关采集血样,并为他们发布了寻亲帖子。

  两个月后的一天,刑警方面传来好消息:孙女士和丈夫的DNA,与同样在该网站登记寻亲的福建省一名27岁男子比对成功!

  石板介绍,明明在福建长大后,从堂姐口中得知自己是被拐卖来的,便一直思忖自己是从哪里被拐的?亲生父母是否安好?是否也在找他?抱着这些疑虑,2014年他在宝贝回家网登记寻亲。

  2015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当地派出所通知明明采血入库。几个月后,他的DNA就和远在重庆的孙女士和丈夫比对成功。

  “今年1月16日,我和娃娃通了电话,还通了视频。我激动啊,我的儿找到了!“孙女士说:“我了解到儿子的养父母对他很好,他生活也很幸福。虽然他找到我们,他的养父母还不知情,但我想时间能解决这个问题。

  昨晚7时许,明明出现在江北机场,25年后一家人终于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重庆入冬最冷的一天,但也是我们一家人最暖的一天。”孙女士幸福地掉下眼泪。重庆晚报记者郝瑶(志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