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一号文件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结号”

10.02.2015  09:27

  原标题: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一号文件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结号”

   中国甘肃网2月10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赵万山) 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省出台的第12个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对今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意见》指出,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

  提高粮食单产和综合保障能力

  《意见》要求,深入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从主要追求产量、依赖资源消耗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和注重可持续发展上来,走技术先进、产品安全、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路子。提高粮食单产和综合保障能力。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优化种植结构,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总产稳定。

  劳务收入达到860亿元以上

  突出农民增收,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手”发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支持以农兴业,推进转移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拓展增收空间,打造新常态下农民收入增长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左右,劳务收入达到860亿元以上。

  着力推进“六大突破”

  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坚实基础。着力推进“六大突破”:在持续改善基础条件上突破,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上突破,在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上突破,在强化金融支撑上突破,在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上突破,在提升贫困人口能力素质上突破,开展特色品牌培训试点,完成“雨露计划”、“两后生”等学历型职业教育培训10万人。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人口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面实施精准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要精准安排项目资金,重点投向当年实施的100个特困片区、1000个贫困村和计划脱贫的100万贫困人口。

  加大农业向西开放力度

  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结合,畅通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施农产品国际市场战略。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加大农业向西开放力度。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有序推进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制定土地流转市场运行规范。土地流转的价格、形式由承包农户自主确定,流转收益归承包农户所有。

  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村

  围绕增加“三农”投入,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手段,推进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村。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基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三农”工作,推进“三农”重大事务决策、落实和监督法制化,保障行政行为和各项改革于法有据、程序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