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与“泡妞得用兰博基尼”
清华大学学生张晔的一封有关诚信与谎言的来信,之所以被广为转发,是因为信中说出了一个人们习以为常却“细思恐极”的道理——种种不诚信现象,正是从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步演进而来的;不诚信的受害者,也可能成为不诚信的纵容者、参与者甚至制造者。(6月20日)
何为诚信?基于事实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义关系,即,我对你真诚,换来你对我以及其他人以及社会人的真诚信义。
如果将诚信看作一张大网,人人均为其中一个“网扣”,如果其中一两个网扣发生断裂,也就是互相不再真诚对待对方对待其他人,不可能引发整个大网的崩溃。然而,当这张大网成片成片的断裂之时,就会引发大的断裂与崩溃。
如果将诚信看作一张有力而紧凑的大网,何为纲目?道德为纲,法律为纲,全社会的诚信为纲,官方引导为纲。换言之,即便个别民众中发生了诚信断裂的现象,只要大的纲目没有发生断裂,整个诚信大网,就永远不会发生塌陷和崩溃。
从道德与诚信的传承来看,五六十年代倡导的是,大公无私,八十年代的倡导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再后来出现的社会思潮是,拜金主义,财富至上。由以上这种传承脉络来看,什么才是道德责任者应当倡导的?人皆自私,人皆大公,这要看道德责任者怎么倡导、怎么引导、怎么推动。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面。”这样一句儿歌现在听起来多少有点滑稽的感觉。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未必会接,即便接了,他也不知道怎么招领,也不会有人来认领这一分钱。不是钱多钱少人民币变“大”的问题,而是诚信倡导还要不要天天歌唱的问题。当一切归于平庸与庸俗,当一切归于拜金主义,诚信又算什么?某网最新新闻中如是说,某天,工体旁,某人开兰博基尼谎称可以送其回家对来往的女生进行搭讪,成功率高达71%。结论是“泡妞得用兰博基尼”。以这样一种拜金的心态,想换来社会的诚信,恐怕只能永远是南辕北辙。对比一下“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与“泡妞得用兰博基尼”这两条不同时代的新闻,恐怕就完全能够得出关于“诚信与谎言”这个艰难考题的全部答案。
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这种调侃,为什么不可想象会发生在六七十年代?雷锋是楷模,我们应当承认楷模身上同样有人性的弱点,应当允许他入伍之前穿穿皮夹克,也应当允许他戴一块当时一些青年人眼馋的手表。然而,当把这些不怎么“出彩”的东西无限且无聊的放大之后,英雄原来只是普通人一个。然而,这与阿Q精神胜利法有何两样?无论他是面对着镜头拍新闻照还是默默幕后无私奉献,阿Q者们,能做出雷锋的一两分吗?“雷锋精神”的倡导传播,非一日之功,当下的雷锋精神之倡导,又用了几日之功?几分之功?
当社会不再以公务员涨工资为话题,而是以焦裕禄式的“穷官”为话题;当贪官不再以数亿千万元为“底线”,当裸官不再是一个汉语语境下的名词;当拆迁不再是某些地方官方赚钱的手段与挖百姓墙角的买卖,再来谈大诚信之下的个体诚信,似乎才是正道。
文/李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