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律师的反向刑法学

18.06.2014  12:25

  我国刑事辩护事业从恢复之始到广茂发展直至今日,已历时三十余年。这三十多年来,律师们在刑事辩护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和技巧,遗憾的是,大多数律师都忙于具体案件办理,无暇顾及对自己的辩护经验和技巧进行整理和反思,律师著作更是凤毛麟角,一些律师专著,往往偏重于对辩护词、代理词等法律文书的简单梳理,难免落入纯实务化“”的窠臼。
 
  近日,由娄秋琴律师撰写的《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一书则显得有些不同。作者试图回归刑事辩护之“”, 结合刑法、司法解释、刑法理论将各类常见刑事案件的辩护要点予以分类整理,“以期帮助大家在拿到刑事案件时便能迅速对号入座,理清思路,找到辩点”,为读者呈现了一本“寻找辩护切入点的‘字典’”。
 
  这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正如,刑法学家曲新久教授所认为的,本书最大看点是实现了刑法规范体系与刑事辩护工作实际需要的有机结合,基于却不拘泥于刑法分则,重新分解、合并各类各种犯罪。著名刑辩律师钱列阳先生则认为本书更像是为辩护工作提供了一个标准格式,犹如写书法,首先要练楷书,把字架子搭正。
 
  作为法律研习者,同时也是非律师行业法律从业人员,笔者读完本书有着不同感受。最直观的印象在于本书有着“三多”。
 
  一是真实案例多,普通刑法教材所涉案例往往是作者随手编造,甚至从其他著作借鉴而来,真实性和生动性有所欠缺,而本书大量采用了作者和其同仁在刑事辩护过程中的真实成功案例,从观感上令人信服。二是规范性文件多,普通刑法教材在介绍刑法体系时,一般只涉及刑法典规定为止,然而这并不符合司法现状需要,对实践的指导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本书在分析各罪时,对各类规范性文件予以了整理,包括各机关解释、批复,甚至是专项案件会议纪要。三是图表多,本书通过大量图表以更直观的形式对刑法基础知识予以展现,更加符合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
 
  深入读来,笔者以为本书建立了一套“反向刑法学”体系。“反向刑法学”正是相对传统刑法教材而言,传统教材旨在告诉研习者,何为犯罪、所犯何罪、该当何责,从正向向读者解读犯罪和刑罚为何物,而对何为非罪、何为轻罪少有涉及。这也使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虽然也意识到以国家名义的刑事追诉权如果被不当行使,将对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的权利侵害,但是一直将杜绝权力滥用的职能赋予给了刑事诉讼法,而忽略了刑法自身反向作用的防御机制。
 
  可见,我们不仅需要通过“正向刑法学”掌握罪与罚,也须通过“反向刑法学”洞察非罪与罪轻。虽然一本书不能穷尽所有非罪案情,但这本书对实践中容易被误以为犯罪的非罪情形进行了大量总结;虽然一本书不能穷尽所有罪轻情节,但这本书充分结合刑法总则、分则、具体罪名、个案,为我们深入悉心剖析,展现了从个案到一般,再回归个案的反向刑法逻辑。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回到刑法应有立场去寻找刑罚的反向正能量。
 
  可以说,本书最大作用莫过于在众多“正向刑法学”当中,旗帜鲜明地为各方做出了善意的提醒。而“善意提醒者”正是一名优秀律师的价值所在。刑事案件直接关系到人最宝贵的自由权和生命权,正因如此神圣,所以容不得辩护律师出现丝毫的马虎和懈怠,这就要求刑事律师必须努力加强职业素质并提高职业技能。对于一个刑事案件而言,找准切入点及辩护要点并做好善意提醒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职业素质和职能技能的重要体现。
 
  还须指出的是,律师、检察官和法官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职业使命,共同推动案件真相的发现,共同寻找适用案件的最契合法律,共同维护当事人权益。从这个角度看来,检察官和法官同样也需要一本“反向刑法学”作为手边书,尊重善意提醒,或许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回到共通知识体系,达成彼此尊重共识,朝着共同理想,运用共同法律语言,携手共进,共同谱写法治乐章的第一步吧。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