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鳟鱼大王到环保斗士 何延忠:"沙漠渔夫"的"绿色之梦"
原标题:【人物纪实】何延忠:“沙漠渔夫”的“绿色之梦”
何延忠研究土壤结构。
中国甘肃网10月29日讯 (记者 武文宣 特约记者 马进帅) 为在沙漠养鱼,他历经生死考验,耗尽亿万家财。洪水、沙尘暴,沙漠鱼塘频遭天灾,他屡败屡战。这个坚毅的兰州汉子没有被困难和挫折压倒,即便是屡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也没有动摇他建设“沙漠都江堰”和“祁连冰川高寒冷水鱼产业带”的信心。他从“虹鳟鱼大王”到“沙漠斗士”,他驯服了千年肆虐的洪水,让荒漠变绿洲。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被誉为“当代李冰”的兰州祁连冰川冷水鱼研究所所长、“中国网事·感动2013”年度网络人物何延忠。
大漠养鳟引发的生态保卫战
9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他战沙斗沙的事迹被《生态城市绿皮书》以“生态城市建设案例”收入其中。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农民巷采访了从敦煌赶来参加会议的何延忠。
1986年,24岁的何延忠在家乡永登县成立了甘肃碧泊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祁连雪山冷水资源,在黄土高原发展冷水养殖虹鳟鱼产业,成功填补了我国虹鳟鱼养殖的空白。2001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百万条冷水鳟鱼,落脚在祁连山西端的敦煌市阳关镇一处绿洲。那时,他梦想借着祁连冰川雪水,打造“沿祁连山冷水鱼产业带”。不料,在敦煌阳关,沙漠洪水肆虐的灾害首先给他一个下马威。
让他没有意料到的是,茫茫沙漠、极旱之地,每到夏季,竟会有山洪屡屡顺祁连山、阿尔金山席卷而下。巨流卷夹着大量泥石漫无目的地在沙丘间横冲直撞,冲垮了鱼塘。恶劣的环境留不住人才,80多名从兰州鳟鱼基地带来的员工离开了这里。这个黝黑而又倔强的兰州汉子,时常来到沙漠之中,独坐沙丘,他决定要在茫茫沙漠里修建大坝蓄水、打造“沙漠长城”,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
于是,他组织国内、国外的生态环境治理专家,进行总结、规划,最终大家一致认为,阳关2000米的防风林为什么被沙丘掩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水。
防风林因缺水相继死亡,而鱼池却常被洪水肆虐。如何解决水的问题,成为何延忠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众人的建议下,他断然决定,在洪水途径的沙漠开挖分洪河道,修建堤坝,与洪水开战。
通过沙漠都江堰,将每年泛滥成灾的洪水,进行梳流、过滤、调蓄、过滤、净化,形成地下水库,再进行荒漠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