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 沙窝窝结出“金果果”
30.05.2014 19:07
本文来源: 林业厅
近年来,毗邻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台县,在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农户大力发展沙产业,沙区开发实现了由被动防沙固沙和单纯追求生态效益,向推动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转变。
许三湾是该县的主要风沙口之一,这里是巴丹吉林沙漠与高台南部戈壁滩最接近的地方,风沙一度将此处的绿洲彻底分割。2009年,该县在许三湾建立林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实施风沙治理绿色屏障工程,下大力气治理土地沙漠化,累计营造防沙治沙造林3855亩,实施封滩育林草工程2.7万亩,有效遏制了沙丘前移态势,实现了沙退人进的喜人局面。
来到治理区最前端的沙丘上,只见沙棘、梭梭等小灌木的根部有一根拇指粗细的黑色管子,管道蜿蜒向前,布满了整座沙丘。管理人员介绍说,这是为植物供水的滴灌管道,为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林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应用了埋设低压管道、配套滴灌设施的办法,使固沙植被成活率大幅提升。
基地将治沙与沙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县林业部门在适合种植的沙化土地上建起了占地210亩的露地红提葡萄园,还利用梭梭接种肉苁蓉1500亩,种植哈密大枣100亩,实验引进金杏梅、凯特杏、金皇后李等优质杂果11个新品种。
“这里种植的葡萄个大、圆润,而且因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果实糖分积累充分,所以甜度高、口感好,很受市场青睐。”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工程师万吉锋说。万吉峰还告诉笔者,基地的红提葡萄去年进入了盛果期,长势比较好,产果5万公斤,收入在20多万元,肉苁蓉年产量达1万公斤以上,收入在30多万元。
“我们不但要把沙丘稳住,而且要继续探索沙区种植的新技术,向沙漠化土地要效益。”万吉锋对治沙和沙产业发展充满信心,“这里距离许三湾古城、古墓群只有不到2公里的路程,以后来的游客多了,我们还可以依托基地搞旅游项目,让更多的人走近沙漠,了解治沙成果。”
目前,高台县开发利用沙荒地总面积达10多万亩,建成了骆驼城、许三湾等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形成了1.8万亩酿酒葡萄、2万亩沙区果园、5000亩制酱番茄、3000亩啤酒花、3万亩棉花基地、2万亩瓜菜制种基地等高效沙产业开发项目,全县从事沙产业开发的各类企业达8家,沙产业正逐步成为该县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源:甘肃日报)
本文来源: 林业厅
30.05.2014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