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家餐厅:撕下墙上一张便利贴 免费吃一份饭
吃完饭的客人正往墙上贴自己购买的一份“便饭”。记者 李亚楠摄
他付了钱,却没有吃这份饭;她没有钱,却可以免费吃到这份饭。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新疆的一些餐厅,撕下墙上的一张便利贴,便可以免费吃一份便饭。
困窘时刻,一份便饭救了急
正午时分,就餐高峰期,乌鲁木齐市龙泉街南巷的塔希娜餐厅生意正红火,老板赛里买·阿布里米提和几位伙计忙得团团转。一个小姑娘站在门口犹豫再三,还是没有鼓起勇气上前点餐。
赛里买走上前去轻声询问了两句,拿起她手里的饭盆让厨房给盛满了抓饭,顺手从墙上撕下一张便利贴一起递给小姑娘,并解释了几句。小姑娘拿起笔,在便利贴背面写了几行字。赛里买告诉记者,小姑娘的母亲在对面医院住院,家里比较困难,“一碗饭没有多少钱,但可以让有需要的人感受到温暖”。
餐厅的显眼位置,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墙上便饭”4个大字,旁边用小字写着使用规则,下面贴满了便利贴,都是来这里吃饭的客人留下的。一张便利贴相当于一张饭票,“客人买两份饭,自己吃一份,把另一份贴在墙上,有需要的人就可以拿一张便利贴换一份饭。也有客人吃一份,贴好几份的,我自己每个月贴30份。”赛里买说。
去年12月25日,赛里买在餐厅挂上了这个牌子,到现在为止,已经贴了超过1000张便利贴,被吃掉了600多份。她拿出一个大本子,里面记录着每天的“收支”情况,被使用过的便利贴也整整齐齐夹在本子里,正面大多是一句鼓励或者祝福的话,是贴便利贴的客人留下的,而背面是吃饭的客人留下的个人信息或者一句感谢的话。
“只要有需要,都可以来吃。”赛里买说,“上次就有一个看起来挺有钱的人用了一张,因为他肚子饿了又正好没带钱,过了几天,他专门过来买了好几张贴上去了。”
墙上便饭,不让领取者失面子
赛里买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去年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有个叫亚力坤·奥斯曼的人在介绍这个办法,觉得挺好”。
亚力坤·奥斯曼是一名公益人士,“墙上便饭”活动是他首先发起的,去年11月26日,最先在伊犁付诸行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6家餐厅加入了“墙上便饭”的行列。随后,在吐鲁番、吉木萨尔、乌鲁木齐、且末等地,“墙上便饭”项目全面开花。
“你不知道你帮助了谁,他也不知道谁帮助了他,让受助者在领取这份‘墙上便饭’的时候,充分保留尊严,我们应该让这样有尊严的爱传递下去,人人受益。”亚力坤说,各地积极响应“墙上便饭”公益活动,因为它引起了大家的情感共鸣。有能力的时候为他人捐出一份便饭,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墙上便饭”现在有2500多名志愿者以及120多个餐厅和众多公益机构参与,如今已经筹款20万元,便饭1.8万份,均价12元。今年,兰州、天津、北京等地也相继加入这项公益事业。亚力坤表示,一份饭虽小,但传递着的是人间脉脉温情,这样的微公益,人人皆可参与。
赛里买说,吃“墙上便饭”的人,也会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说我给你们帮忙,扫地也行,洗碗也行,择菜也行,让我们干一点活吧。我说不用了,他们都快哭出来了。”
定期对账,让爱心透明持久
塔希娜餐厅发起“墙上便饭”之后,第一周无人领取爱心餐。后来,经过对面医院护士的传播,经济困难的患者家属纷纷前来餐厅就餐,而其他前来吃饭的老百姓在了解情况后,自发掏腰包吃一份贴两份,爱心就流动起来了。“只有让大家发自内心往上贴,活动才能持久有生命力。”新疆志愿公益救援联盟的杨军说。
对于有人担心爱心被滥用的疑问,亚力坤说,这是一个发自民间的自觉自愿的公益活动,首先要求发起方餐厅的自律自觉,账目清晰,定期公布。如果发起方是公益机构和餐厅,公益机构就有义务协助监督餐厅定期盘点、对账。目前已有公益组织制定了“墙上便饭”公约和协议书,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力争将每个捐助者的爱心送到真正需要帮助者的手中,“公益机构或捐款单位与餐厅签署合作协议书,使用一个账本,定期对账,一月一次,结果可在相关自媒体或微信群公示,保障墙上便饭善款流向的透明使用。及时记录资金何时到位及使用情况,参与活动的公益机构代表、志愿者有权查看账本”。
赛里买表示,她不会专门去验证领用“墙上便饭”的人是否真的需要,“我相信很多人把尊严看得很重,恶意占便宜的人少之又少。我只需做好记录,每月公布账目,认真履行爱心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