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经济” 芝麻开门

01.02.2015  15:21

  互联网把过去线下能办的事办得更好,让过去难以实现的过年心愿成为现实

  俗语有云“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将至,抢完回家的火车票,买好给父母亲友的礼物,接下来的“规定动作”就是置办年货。“一大波商机正在袭来”,开拓消费者钱包“360度无死角”的网购平台们怎肯坐视。天猫、京东、苏宁、1号店等各大主流电商瞬间开启了“年货模式”,“食指经济”兴高采烈地希望在寒冬中再掘一桶金。

  网购年货笔者不是新手,价格便宜与否还是其次,带着大包小包坐上春运最高峰的火车,简直“回家路难于上青天”。动动手指,直接让网店把年货发回家里,就能轻装简行。爸妈在家里也免了在人头攒动的超市里费时费力大采购的麻烦。在淘宝搜索一下关键词“年货”,居然有1682.76万件商品。再回想一下父母结婚时,为了带点年货回家,甚至将一提包橘子从陕西一口气拎到黑龙江。在感慨商品供给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不禁感受到互联网给“年味”带来的巨大变化。

  变化不仅停留在省时省力。在今年的大采购中,除了以往过年必备的零食干果水果外,网购平台们还纷纷拿出不少“新面孔”,从“洋年货”的进口食品到冷链配送的生鲜鱼肉,长白山1000头黑山猪、乌拉圭草饲牛腱子肉、加利福尼亚红酒、丹麦曲奇饼干……“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呢,消费者为过年总是特别舍得花钱,这也让互联网年货成了教育消费者“尝鲜”,体验新商品的地方。

  互联网让年货置办变得更方便、更便宜、花样更多,这些都算是把过去线下能办的事办得更好。除此之外,互联网还在让过去难以实现的过年心愿成为现实。

  一是对碎片化需求的整合。淘宝有数据显示,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必吃的榨广椒炒腊肉,其榨广椒采用农家鲜红辣椒和苞谷面切碎拌匀充分发酵制成,在多家店铺内吸引了数千人购买。湖南邵阳的血粑豆腐,将猪血、五花肉和豆腐配上佐料混合,再经过一轮烟熏火烤才算完成制作。血粑豆腐单店累计成绩超过了3000余件。这些过去不为人知的“过年味道”,一方面抚慰了不能回家的游子们“想家的胃”,一方面也让“吃货”们在设计春节菜单的时候更游刃有余。

  二是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在1号店,包括福临门、五谷道场、善存、博朗剃须刀等在内的12个知名品牌推出了年货印名字的服务,只要在页面输入订单号后按照系统提示输入定制的内容就可以得到带有姓名的专属礼盒,带着走亲访友,自然比往年年货商品在线下推出的“妈妈礼盒”、“奶奶礼盒”只能模糊地写个称谓更显一番心意,而这样的需求只有当信息流被打通,消费者能真正直接对接到生产者才有可能被实现。

  甚至像同升和、盛锡福、月盛斋这样的老字号也没闲着。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港台消费者,针对他们推出了大量包邮年货礼盒,希望通过蹚平邮费“门槛”来让更多消费者乘兴而来,沾一沾传统年味的喜气。在台湾著名讨论区PPT的网购版,网购达人们已经兴高采烈地讨论起了盛锡福帽子的大小和手工千层底布鞋到底应该搭配什么衣服。

  不过,网购千般好,快递一时难。网购平台们及早就大力吆喝卖年货,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往年过年前后的数个星期,都是一年中网购交易额的最低点,原因则是各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们放假回家,网店们只能闭门谢客。今年尽管平台们都拍着胸脯表示快递不是问题,还推出了诸如“厂家直送”、“当日达”、“上门服务”等创新服务,但消费者还是最好尽早下手,毕竟看看春运每年的热火朝天,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观念恐怕很难因为加班费和奖金补贴打消,真到了年根儿底下,有多少快递小哥还能坚守岗位,多少要打个问号。

  当“食指经济”敲响年货的门,改变的不仅是消费习惯,也让春节过出几许新意思,而这或许正是互联网潜移默化渗透进人们生活中的深意。(经济日报 陈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