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柳花醉青烟
看到新柳,真有一种温暖的诗意在流淌。此时正值人间四月天。不用扭柳笛,只任手指轻轻地从绿色的枝条抚过,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一枚绒绒的柳花,软软地卧在叶片之间。柳花的样子,看上去就像一枚硕大的毛毛虫,刚在春风里睡醒。“雀啄江头黄柳花”,过路的鸟雀被柳色映花了眼,索性把柳花当成肥肥的毛毛虫,欢喜地啄食。让人怀疑的是,有那么笨的鸟雀吗?十有八九是鸟雀们啄着玩儿的,就如同孩子看到新奇的东西,总要试探着靠近着抚摸一下。
写柳花的诗里面,最喜欢的还是这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读起来风流可爱。便连小小的柳花,也因着吴姬娇媚的情意而可堪赏玩起来。自然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呢。常见人把柳絮当成是柳花,其实柳絮是花褪后,就蒂结的种子。柳絮熟后,轻飘如棉,随风飞舞。柳便逐风而生,在土地上落脚,在水岸边扎根。
诗人们不管是柳花还是柳絮,只顾把它们写入诗中。你看“江上柳如烟”、“杨柳堆烟”、“青青一树烟”,偷走了迷离的杨柳,偷走了绵绵不断的情;“春愁如柳絮”、“柳絮因风起”、“柳絮池塘淡淡风”,那是借风偷走了纷飞的柳絮,偷走了团团的愁。“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这是唐朝韩愈描写柳絮的诗。春日,微风轻拂,柳絮满天飞舞;夕阳西下,诗人坐在清澈如镜的池塘边,静心地看着柳絮飘落在水中,纤细的绒毛经水润湿,再也飞不起来了。此时此刻,诗人以愉悦的心情,独自享受大自然给闲余生活带来的惬意。“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青烟”;“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不论是流连于故乡的柳林之内,还是漫步在异地的柳堤,无不陶醉在春色之中,尽情享受春日的温馨。
雪花与柳絮,在形态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记得小时候,柳絮飘飞的季节,最爱玩的一种游戏便是四处追逐这些飘飞的柳絮,把一团轻柔的托于手中,轻轻吹口气,看它在空中快乐地飞舞。《世说新语》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谢道韫把漫天的飞雪比作柳絮,这一妙喻,不但让叔叔开怀大笑,更令后人称赞不已,东坡居士有“柳絮才高不道盐”句。就是因此“柳絮才高”也专指那些有卓越文学才能的女子。让人没想到的是,作为一代豪放派词宗的苏轼,也曾写过不少细腻婉约之作,《水龙吟》便是吟咏柳花的:“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篇惜花词章,堪称此类词中极品。
朱自清在他的名作《梅雨潭》里说:“那溅着的水花,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像是杨花了。”这里的杨花,就是柳絮。“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杨花愁煞渡江人”。不知何时起,杨花和流水在一起,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作风轻浮、感情不专的女子,唤作“水性杨花”。杨花何罪之有,要背负这样沉重的包袱?它只不过是要为自己的后代争得更多的生存机会,难道,这也成了它蒙羞的惟一理由?
“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人一旦离开故土,怀乡之情便会相伴今生。一经触动,思绪便会喷涌而出,也就成了文学创作的源泉。
“柳柳柳,江南酒,不知君记否?村前后,溪左右,故乡处处有。”风吹柳花一路香,我会记住这明媚的季节,在风中,在梦中回到柳条般柔软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