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项课题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日前,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立项资助2项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资助直接经费82万元。
刘广桥教授申报的“类富勒烯薄膜界面动力学行为调控与超滑机理”(批准号:51865025)获批立项,资助经费42万元。该项目拟开展洋葱碳在摩擦界面原位形成机制以及导致宏观超滑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经典键序势函数分子动力学模拟单个/多个洋葱碳富勒烯在超光滑石墨或相对粗糙超薄碳膜表面上的运动行为,分析其转动/滑动动力学行为和摩擦行为,探讨实现纳米超滑的条件。验证多个球状类洋葱富勒烯协同机制与薄膜微纳摩擦行为匹配性,揭示纳米超滑机制在宏观尺度下的运行规律及实现途径,为超滑固体润滑薄膜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具有超滑行为的类富勒烯薄膜是有效实现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在途径,在能源、环境、微纳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广桥,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块体非晶材料、碳基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在《RSC Advances》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及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甘肃省教育厅及兰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2项,兰州城市学院校长创新基金等科研项目3项;主持在研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各1项,获兰州城市学院第三届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称号。
高天鹏教授申报的“祁连山北麓金川矿区寄主植物与内生菌协同调控转移重金属的驱动机制和响应规律”(批准号:31860176)获批立项,资助直接经费40万元。该项目拟在祁连山北麓金川矿区尾矿坝、冶炼厂、矿山口、废渣堆四个作业点和周边村镇设置24个样点,筛选矿区本土寄主植物及其内生菌, 结合控制试验, 开展矿区寄主植物及其内生菌群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定殖动态、分布格局、变化规律和多样性分析,进行光合、水分、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研究,挖掘和分离转化重金属的功能基因及元件,从分子水平阐释寄主植物--内生菌互作对重金属响应的生理生态学机制,揭示金川矿区寄主植物及其内生菌降解转移重金属的驱动机制和响应规律,为祁连山生态恢复,降解重金属污染,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高天鹏,男,博士,教授,高级农经师,兰州城市学院第一、二、三、四届(本届)学科带头人,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兰州城市学院科技处处长、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等,现主持甘肃省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日常工作,负责祁连山北麓矿区生态系统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工作。先后兼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甘肃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等。近十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研2项,结题2项),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地厅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撰稿:孙芸霞 审核:刘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