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非法行医难在哪里——关注全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24.10.2014  10:56

    打击非法行医难在哪里——关注全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下篇)

    一年时间、多部门联手、查处1970起非法行医案——无疑,这次全省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得了成效。然而,这样的联合行动并非首次。

    2005年以来,我省卫生、公安等部门也曾多次联合,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可是,每次行动中,非法行医似乎销声匿迹,但一段时间后,却又死灰复燃。

    打而不死,死后复活——非法行医为何难打?净化医疗市场秩序路又在何方?

    啥证都没有 啥病都敢治

    “妇科、儿科、消化科、治理牛皮癣、骨质增生……”2013年11月27日,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一间普通的出租屋前,立着一个一米见方的广告灯箱。从灯箱标示的内容来看,这里俨然是一家科室齐全的“小医院”。

    当日,记者跟随兰州市卫生局城关卫生监督所行政执法人员,进入这家“小医院”时,不禁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破旧的小屋约10平方米,中间摆放着一张桌子,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女子正在给一名男子输液。见执法人员进来,“女大夫”一下子慌了神。

    当执法人员要求“女大夫”出示行医资质时,她什么都拿不出来。诊所药柜后面还有一张床,旁边摆放着妇科检查的医疗器械,一个搪瓷罐中还有一把带血的手术剪和一把医用镊子……

    显然,这是一家没有任何行医资质的“黑诊所”,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进行了查处。

    “啥证都没有,啥病都敢看。”城关卫生监督所所长郭明说,在他们的日常监督检查中,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见。

    “‘黑诊所’是非法行医中最典型的一种形式,社会危害极大。”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杨敬科说,从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来看,“黑诊所”依旧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我省各级卫生监管部门尚未接到有关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案例。而在此前,“黑诊所”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案件,时有发生。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听诊器、一个血压仪、“神医”的头衔、包治百病的鼓吹……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诸如此类的江湖郎中、游医、假医在全省各地屡见不鲜。

    “这类非法行医者主要的手段是欺骗,一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杨敬科说,由于这些游医流动性大,患者受骗后,往往无处申诉、无从维权。

    鉴定胎儿性别、性别选择性终止妊娠是我国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然而,在一些“黑诊所”,类似的非法行为仍屡禁不止。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执法部门共查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法开展“两非”行为的案件14起,有效地打击了此类违法行为。

    打着生活美容的幌子,开展医疗美容活动,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

    医疗广告是非法行医的帮凶,社会危害深重。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予以打击,但收效甚微。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有了新的发现。

    “原来,医疗广告的主要载体是报纸和街头传单,而现在,一些民营医疗机构通过网络大肆发布违法医疗广告。”杨敬科告诉记者,在监督检查中,他们发现一些民营医院设有专门的网络平台,雇佣无证人员在网上坐诊,为患者“解疑释惑”。目前,卫生监督部门正在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深入调查。

    打击非法行医难在哪里

    事实上,打击非法行医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从2005年开始,由国家多部门发起的“打非”行动一直在持续。然而,让人不解的是,非法行医行为却打而不绝。

    打击非法行医难,难在哪里?

    “首先,非法行医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甘肃省卫生监督所医疗市场科科长雷晓梅说,以“黑诊所”为例,这些场所多藏身于居民楼群、城乡接合部或是偏远村镇。一般情况下,无明显标志,有的仅仅挂着一个红十字门帘,有的只放一个灯箱。如果不是群众举报,仅靠卫生监督人员的巡查,根本发现不了。

    “今天查了,明天开,东边取缔,西边再开。取缔难,也是非法行医打而不绝的一个主要原因。”兰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疗市场科科长田丰说,有的“黑诊所”为了逃避打击,利用执法人员中午或晚上休息的时间开展非法行医活动。为此,今年以来,兰州市卫生监督所多次采取夜间突袭,有效地打击了“黑诊所”的非法行医行为。

    “取证难、执行难也困扰着基层执法人员。”杨敬科称,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于连续取缔两次依然非法行医者,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即可将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如果情节严重,将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而实际情况是,长期的“猫鼠游戏”中,非法行医者在诊疗现场放置的多是空药盒、空药瓶,导致取证难,证据不足,继而导致案件移交难。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我省卫生、公安等部门紧密配合,完成了20起非法行医案件的移交,对非法行医者形成了有效的震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力量薄弱也是打击非法行医不力的一个因素。以会宁县为例,该县卫生监督所只有12人,1辆车,面对全县28个乡镇、50多万人口的庞大群体,执法显然力不从心。

    应该建立长效执法机制

    “‘黑诊所’为何难取缔?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它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甘肃德合律师事务所成震海律师说。

    成震海认为,政府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医疗资源,有计划地在城乡接合部和偏远村镇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从而挤压非法行医者的行医空间,满足群众就近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需求。

    更多的受访者认为,建立长效的卫生、公安等多部门联动机制,才是打击非法行医的有效手段。在采访中,一些基层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担忧,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结束后,案件移交难的问题可能会再次出现,这可能导致非法行医死灰复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打击非法行医,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了《无证行医查处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拟通过更为详尽的法律法规,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

    在我省,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回头看”行动也正在开展,相关部门通过继续开展联合行动,对非法行医行为实施露头就打的态势,坚决防止反弹。 (记者 齐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