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参与两融未被叫停 试点阶段规模为387亿
■本报记者 左永刚
“传保险资管全面停止‘两融’产品发售,这是假消息。经我们认真地多方确认,保监会是约谈了与某证券有业务往来的几家保险资管,了解业务情况,并提醒注意业务合规风险。这一简单行为,被市场误读,并快速放大。”1月10日华泰证券金融团队表示。
在此前一日,1月9日晚间有媒体报道,多家保险资管公司接到保监会电话通知,禁止险资为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华泰证券金融团队表示,“我们提请投资者多关注保监会近年来的政策立意,是在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不断放开险资的投资渠道。”
“2015年险资会适当降低资金成本参与券商‘两融’,而保监会规范上述行为也就情理之中。”华泰证券金融团队指出。
华泰证券金融团队表示,“保险资金此前因成本过高,券商‘两融’避而远之。从目前情况看,各券商很少从保险获取资金,原因在于成本过高。银行的资金成本5.8%-6.2%,险资成本高达6.5%-7%,从理性角度,券商从保险拿钱的意愿极低,我们判断1.05万亿元‘两融’盘中,来自保险资金不足500亿元。”
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称,按照2014年年初统一工作安排,证监会于2014年12月份对部分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融资类业务进行了现场检查。目前,现场检查已经结束,正在梳理汇总有关情况。
据悉,保险参与“两融”业务处于试点阶段,截至2014年年末,实际规模387亿元,目前相关业务正常运行。华泰证券金融团队表示,“险资有加大输血券商‘两融’的意愿。2013年至2014年,险资快速配置非标,但2015年压力增大,原因是地方债务平台问题。作为2015年的开局之时,险资大概率是要加大信用债、权益的配置比例,同时,非标如果维持原有比例,对于新增资金而言,券商‘两融’无疑是个好出口。”
“‘两融’规模仍将上升。”华泰证券金融团队称,“两融”余额从4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这是券商全力以赴做大资本中介业务的结果,也是市场配合的过程。近期,各家券商资金紧张的局面开始舒缓,短融、短债、收益权转让等工具开始募集资金,后续股权融资计划更是将引来巨量资金,消除资金供给瓶颈。另外,根据测算,“两融”余额可达3万亿元至5万亿元,目前远远未到天花板。
近年来,保险业剩余资金投资渠道不断放宽,以2014年为例,2014年1月7日,保监会明确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2月19日,实行资产大类监管,险资投资股票资产比例的上限从25%提高到30%;10月17日,明确险资可以投资优先股;12月份,中国保监会印发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
2014年10月份,保监会印发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具备相应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都可以投资符合条件的优先股,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按照该通知,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优先股,也可以委托符合《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投资管理人投资优先股。同时,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保险机构应当具备完善的决策流程和内控机制。在一级市场投资优先股,应当由董事会或者董事会授权机构逐项决策,形成书面决议;在二级市场投资优先股,应当制定明确的逐级授权制度。
截至2014年11月底,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9478.79亿元,较年初增长16.4%,其中,银行存款为24906.73亿元,占比27.84%;债券为35958.78亿元,占比40.1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9555.49亿元,占比10.68%;其他投资为19057.79亿元,占比21.29%。另外,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确定的目标,2020年全国保费收入将达到5.1万亿元。2014年到2020年,7年间保险资金可运用规模预计将超过2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