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建"网上村庄" 在外村民可随时回"村"看看
对于农村地区“村民不在村里在群里”等新特点,陇南市开发了“乡村大数据”系统,并与2017年7月上线。 任晨辉 摄
中新网兰州1月25日电 (杜萍)“以前办事解决问题,需要跑这跑那,既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通过‘大数据’系统,很快就能搞定。”冯宝贤是甘肃陇南市康县城关镇冯家峡村村民,自“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上线运行以来,他亲眼见证了村民们从认证进平台、到活跃在平台、再到有事找平台的全过程,也切身感受到了系统带来的便利。
陇南市地处甘肃、陕西、四川三省的结合部,既是一个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较多的地方,也是一个条件艰苦、发展滞后、民众生产生活艰苦困难的地方。
图为陇南市“乡村大数据”系统的地方特产版块。 任晨辉 摄对于农村地区“村民不在村里在群里”等新特点,陇南市开发了“乡村大数据”系统,并与2017年7月上线。该系统为陇南所有的村建立了移动互联网门户,建成“网上村庄”,把宣传、基层党建、扶贫、民生等职能下延到每一个村和70%以上的家庭,有智能手机的家庭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17年12月31日,认证用户达70.9万多人,访客数达到454万多人。
据了解,陇南“乡村大数据”围绕从自上而下、提供政策信息和服务,自下而上、收集掌握社情民意,横向贯通、提升村民自治能力三个维度,致力打造网上政策传播、宣传引导、便民服务、民意收集、舆情分析、村民自治、群众监督、留住乡愁、产品推介等九个体平台。
通过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认证的村民们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享受系统各个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
针对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设置了“村聊”等栏目,使得外出务工、在外工作的村民都可以随时回“村”看看,随时掌握村里事务,了解和参与村里公共事务,保持与家乡与同村村民之间的密切联系,构筑了留得住乡愁的网上家园。
“相当于建设了一个‘网上村庄’,村民们交流在上面,村干部将村上最新开展的各项工作发在里面,想要了解村上的日常,登录系统看看就知道了。”康县王坝镇左家庄村驻村干部段清说。
信息闭塞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陇南建成的“网上村庄”,给农民打开互联网窗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更多信息,开阔视野和眼界。同时可以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可以通过电商营销、宣传乡村旅游,推动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我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在乡村大数据平台上传了自家鸡蛋、松花蛋等产品的信息,没想到很快就有人打电话来咨询。”王小芸是成县小川镇小川村养殖大户。几天前,通过“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地方特产”栏目,她卖出了鸡蛋2000余斤价值近万元。
“以前都是我跑里跑外联系卖家,现在好了,通过这个平台的宣传展示,变成了买家主动找我。”王小芸笑道。
由点到面,惠及全民。陇南市农村民众切身感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村民认证在平台、活跃在平台、有事找平台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下一步,陇南市将按照使用更简便、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实用的要求,根据用户体验反馈和民众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优化系统设置,提升系统的服务功能,健全完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该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