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倾心帮扶,干群共筑幸福家园

10.11.2015  12:16

  原标题:倾心帮扶,干群共筑幸福家园

  深秋的陇南,色彩斑斓,景色迷人。

  习习秋风中,走进两当县大山深处的一个个村落,只见平坦整洁的通村公路曲曲折折,蜿蜒盘旋,连起了一座又一座山头;新建的房屋有序地排列,青瓦白墙成为了秋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农用机车忙进忙出,载着的不仅仅是收获的作物,更是群众致富增收的希望和信心……

  “是省检察院给了我们很多的帮扶,是双联行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么美好!”在这山间漫步,听得最多的也是最真诚的,便是这句感激的话了。

  倾心帮扶,干群共筑幸福家园

  ———省检察院在两当县开展双联行动纪实

   记者 韩县银

  ———俯下身子

  扎根基层制定规划

  时间回溯到2012年2月。

  “省委决定,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这一决定,犹如春风吹拂着陇原大地,又如霏霏细雨滋润着山川、田野,给贫困山乡的群众带来了新的希望。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后,和无数的机关干部一道,省检察院上至领导,下到普通干警积极响应,纷纷行动,带着深情,走出办公室,背负行囊,来到了陇南市双联点———两当县。

  两当县地处西秦岭南坡,山大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一直以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是生活在这大山深处无数群众的梦想。

  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帮助两当县群众实现这一梦想?如何让双联行动在两当大地上开花结果,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活动一开始,省检察院就用实际行动打开了良好的开端。

  作为负责联系两当县杨店乡灵官村、夏庄村,站儿巷镇崖角村、站儿巷村、管江村,金洞乡田坝村、贺家村、五一村等3个乡镇11个村的双联单位,也作为省直联系两当县双联工作的组长单位,省检察院率先作为。

  坚持党组一班人带头谋划本系统、本单位和两当县双联工作;带头进村入户讲政策、送法律、促和谐;带头与农户一起订计划、谋出路、发展富民产业;带头到意见多、怨气大的农户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带头协调落实惠民项目,引进外力帮扶,积极为县、村、户办实事、解难题。

  特别是路志强检察长甫一到岗位任职,就来到了自己的联系村———杨店乡灵官村。

  在这里,他住在自己的联系户家中,与村上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掰着手指头细算产业账,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贫困村发展缓慢的原因,不仅总结提炼出了“同是这片天、同是这块地,种了几十年、兜里没有钱,如今要致富、尽快转思路”的发展理念,还指导制作了《两当县种植业、畜牧业成本核算及效益明细表》,张贴到村、宣传到户,用鲜活的实例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

  与此同时,其他领导干警也纷纷带着行李入户,采取驻乡办公、驻村蹲点的方式,与当地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百姓促膝交谈,倾听基层最真切的声音,了解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

  身子俯得越低,听到的心声越真切。省检察院严格按照“出一个脱贫致富的好点子、提供一项实用技术、协调解决一件群众的难心事”的三个一要求,实行领导在一线深入、干警在一线服务、社情在一线了解、感情在一线融合、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的“一线工作法”,分层次制定村级帮扶方案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坚定群众的致富信心。

  2013年,经过深入实地调研,省检察院提出了“抓思路、抓产业、抓龙头、抓扶持、抓服务”和“要加强领导、要确定目标、要明确责任、要督促检查、要强化考核”的“五抓、五要”工作思路,并以此作为双联行动与促进联系村发展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2014年,省检察院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三运批示要求,紧密结合两当双联实际,确定了“打造一个样板、坚持两个带头、推动三个联合、明确‘七好’重点”工作思路;

  2015年,省检察院又确定了“紧盯一个目标、克服两个情绪、聚合三方力量、实现四个转变、做到五个深化、抓好九件实事”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全省检察机关双联扶贫工作方向、任务、目标、重点、方法、措施。

  同时,积极履行组长单位牵头职能,立足两当实际,促使形成了由组长单位牵头引领、各双联单位通力协作、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全县上下全力以赴、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抓双联抓精准扶贫的工作格局。

  路志强检察长查看联系村产业规划图

  路志强检察长与联系村群众面对面交流

  ———破解瓶颈

  兴办实事发展产业

  纵观过往,两当山区的贫困村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制约了发展的步伐。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省检察院从影响和制约贫困村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入手,从群众迫切需要的水电路房、文教卫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公共服务难题着手,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在联系村大力实施危旧房改造,硬化通村路、通户路,加固农家院落,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室、卫生室、便民桥、河堤、文化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全力改善了联系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前,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后进村,不光村子脏乱差,路也十分难走,出一趟村到城里要好几个小时,遇到下雨天气就完全出不去。现在可好了,你看,我们村子不仅变得这么漂亮,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还通到了家门口,再不用为出行发愁了!”指着眼前平坦整洁、穿村而过的水泥路,金洞乡贺家村村民李琪林笑着说。

  不仅在贺家村,双联行动以来,在11个联系村,省检察院共协调投入资金6650万元,落实“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共139件。不仅联系村的通村公路通车率,村组道路、连户路和院落硬化率,动力农电进村率,农户照明通电率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砖混结构住房覆盖率达到94%,各村的村级文化广场、活动室、卫生室、检察联络室、农家书屋、商贸服务社和金融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同时,各联系村还实施了村庄美化亮化、改厕改灶、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如今个个旧貌换了新颜,站在高处眺望,在青山绿水中,一座座富裕宜居的美丽乡村正在悄然成形。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行动中,检察院并不局限于本身所联系的11个村,而是将帮扶目标覆盖到全县范围,紧盯两当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多方协调、积极努力,助推两当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两当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邀请25个厅局、企业负责人到两当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解决发展难题,特别是长期制约两当经济社会发展的铁路运输、公路交通、旅游设施、金融、医疗事业等,相关厅局单位积极支持配合,在项目、资金、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向两当倾斜聚集,使两当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在省检察院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中,路志强说道。

  据统计,几年来,省检察院共帮助两当县协调项目53个、落实到位资金2.1亿元、列入规划资金67.6亿元。其中,协调西安铁路局完成两当火车站升等改造并开通4列快车;协调落实扶贫贴息资金、小额贴息贷款1780万元;衔接农行甘肃省分行放大双联贷款规模,全县累计发放双联贷款2820户1.43亿元,投放户数比例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

  最重要的是,支持全县实施村组道路、农户院落和连户路硬化“三个全覆盖”,交通从制约两当的瓶颈成为两当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双联行动中,省检察院上下还立足“没有产业的村是空心村,没有特色产业的户难以永续脱贫”这一实际,变“输血”为“造血”,从转变观念入手,引导农民算产业账、念致富经,激发农民群众的内在动力,把农民群众从单一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传统农业中引导出来,鼓励和支持农户发展符合本地自然禀赋、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几年来,省检察院共自筹产业帮扶基金100万元,在联系村扶持产业发展,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6个、驻村干部产业示范点2个、小康互助组27个。

  目前,11个联系村均已培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灵官村发展白皮松育苗、崖角村发展红豆杉育苗、田坝村发展烤烟育苗和吊袋木耳、石马村发展蔬菜种植、五一村发展商贸劳务、站儿巷村发展袋料香菇、管江村和东河村发展猪苓中药材、袁家村发展生猪土鸡养殖、夏庄村和贺家村发展林下种养经济,真正实现了一村一业、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互不影响、共同致富。

  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龙头企业产业带动,联系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065元增加到2014年的4875元,增幅136%;联系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273人减少到985人,贫困面从39.8%降低到28.7%。

  ———创新思路

  搭建平台深化行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几年来,省检察院始终把双联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的切入点,作为检察干警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持之以恒抓,凝心聚力抓。

  检察长路志强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作为省院主要领导,在这短短的几年里,他先后21次深入两当县,到12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调查研究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为联系村解决困难、兴办实事44件。

  省检察院双联干警更是沉下身子,扎根基层,通过改进驻村方式,统一安排联村干部有序进村入户,克服了隔三差五“走访式”帮扶和来去匆匆的“做客式”联户。同时,选派1名处级干部兼任两当县扶贫攻坚和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选派9名干部任9个联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常务副书记,2名双联办工作人员承担2个村的驻村工作,实现了11个联系村常驻干部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省检察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在发挥牵头作用方面探索出了包县单位“定期会商,各展所长、比学赶帮、整体推进”的机制。

  在今年开展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为了实现11个联系村在2016年整体脱贫、确保不让一个贫困户拉下来的奋斗目标,省检察院进一步创新思路,将双联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在联系村先行探索,依托能人大户已有产业基础,通过签订“互助协议”,推行“小康互助组”。

  即组织贫困户以惠农资金、劳动力和土地入股分红,实行大户对贫困户“收入保证”和政府、双联干部对大户“双承诺”支持的机制,让贫困户和大户自愿互助,实现“产业嫁接”,形成以“大户+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以及贫困户抱团互助等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使每个建档立卡的扶贫户都有可靠的脱贫目标、内容、方式和保障。

  在灵官村,目前已组建小康互助组7个,其中香菇互助组2个、联心育苗合作社互助组1个、大户育苗互助组2个、土鸡养殖互助组1个,电商扶贫互助组1个。

  “这个方法很好,既调动了能人大户的积极性,又发挥了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也为贫困户增加了收益,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作为互助组的积极参与者,胡光林感触颇深,他介绍说自己原来也是贫困户,在路志强的帮扶下,转变思路,发展产业,到去年已经实现了脱贫。

  而除了“小康互助组”,省检察院还在精准扶贫方面探索出了“双联互助组”的新方式。

  据了解,“双联互助组”是省检察院为保证小康互助组健康运行,落实双联干部给产业大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承诺,实现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设立的双联干部互助组织。

  其主要任务是对包联户重点帮扶,对组内其他成员包联户协助帮扶,“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落实对小康互助组的帮扶承诺,共同解决小康互助组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实施每月有主题、每周有重点、每天有人在、随时能服务的工作方式。

  在保障措施上,省检察院还将检察职能与双联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率先组织138名检察干警担任工作队长,在两当全县118个村同时开展“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促进了政务公开,推进了惠农政策落实,改善了干部作风,给全省检察机关作出了示范,形成具有甘肃检察特色的双联载体品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省检察院在双联和精准扶贫中做到了‘五个到位’,体现了‘三个落实’,取得了‘八个宝贵经验’,为全省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示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两当调研时,对省检察院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省检察院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和王三运书记在两当督查扶贫的重要指示,紧扣双联“六大任务”,聚焦扶贫“六个精准”,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新成效。

  杨店乡灵官村新旧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