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卫老刘
老刘名叫刘生才,六十多岁。他第一次当门卫是在图书馆,此前一直在家里务农。图书馆与县教育局在一幢楼上,老刘来之前两个单位雇用的门卫因嫌活儿太脏太累、工资太低主动辞了职。老刘来图书馆报到的当天,便主动找来工具,将几层楼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又将被褥搬来住在了门房。
老刘自从担任门卫,很少请假。他打扫卫生时对每个地方都不放过,甚至连别人不太注意的死角都要仔细擦拭。不管是谁让他打扫卫生或去帮忙,他都欣然前往。他有眼色、有头脑,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活儿,有时还能为别人操心,大家都很喜欢他。他常说:“不管干啥工作都要认真,要对得起良心和报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图书馆和教育局的办公大楼位于街道旁边,借阅图书和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大门前又常年摆有几盘象棋,下棋、看棋者如蚂蚁搬食,常常围成堆。每天人散后,地上都会留下厚厚的一层瓜子壳、烟头等,老刘不厌其烦,总是细心地打扫干净。遇到下雨天,他还要随时拖干净被脚步带进楼内的污物。他对这一切习以为常,从不发牢骚。
老刘不管有没有人监督,值班期间从不擅离职守。这和前任门卫值班时常唱“空城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有病或有事,他会让家里人来值班。他发现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会及时报告。他对陌生人、形迹可疑的人总要追问一番,代收、代领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记下别人的姓名,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前任门卫在时,除了打扫楼道、水房、楼梯和个别房子外,对楼道垃圾筒里的垃圾从不理睬,直到里面垃圾堆满了,才由两个单位出面联系车辆拉运。老刘担任门卫后,主动借来架子车,利用每天晚上将垃圾筒里的垃圾掏出来,拉到垃圾点,第二天早上由环卫部门运送垃圾的车辆将垃圾运走。他持之以恒,没用多
久,便将垃圾筒掏得干干净净。这无形中为两个单位节省了一笔资金。两个单位为了表扬老刘,象征性地给老刘发了点补助。老刘有些意外,接钱时很不好意思,说这都是他应该做的。
老刘说他在生产队时大队干部曾动员他入党,他因自己文化程度低、家庭拖累大而谢绝了。他说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从不信歪门邪道,从不干损人利己的事。他平时喜欢结交一些思想品德好、为人正派的普通劳动者。我曾多次见过他那些憨厚朴实、自食其力的朋友,他们或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或见义勇为、心系社会,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劳动人民的高尚。
老刘担任门卫大约有五年,发生了“5·12”大地震,两个单位的楼房被震裂了缝,成了危房。教育局搬到了另一个地方。图书馆因为是小单位,雇不起门卫,老刘便到教育局当门卫去了。教育局是个大单位,人多事杂,有好几层楼房,老刘到教育局后,仍旧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工作量丝毫没有减少。他每天准时上下班,忙时便买一点吃的。好在现在的吃食应有尽有,但他为了省钱只买方便面之类的东西,从不要菜。有一段时间,老刘曾因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而对食物格外小心,后来弄清是虚惊一场才解除了顾虑。我劝他加强营养,注意身体,他笑着说:“没事,我身体好着哩。”
老刘常引以为自豪的是领导对他的表扬。老刘初到教育局时大家对他并不了解,但他并不向大家表白,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说话。他人前人后,表里如一,从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好几次下班的时候,他在水房里或别的地方打扫卫生,将手伸进池子或桶子中,一丝不苟地清理污垢。他的这些做法自然传到了领导的耳朵里,领导在会上公开表扬了老刘。老刘十分高兴,比得了一大笔奖金还高兴。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他看见什么东西坏了,会主动修理好;院子里的树没有修剪、喷洒农药,他会主动找来工具去做。他的工资虽然不高,但他知足常乐。他觉得连大学生找工作都不容易的今天,有一份工作就是福气。他说现在的生活好得很,应该好好地珍惜,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他虽然说不出什么爱岗敬业之类的大道理,但他的所作所为,足以令那些对待工作吊儿浪当、得过且过的人汗颜。
老刘以前吃过不少苦,三年困难时期差点被饿死,因此从不好高鹜远、浪费东西。他对物质生活很少奢望,从不在单位吸烟、喝酒、与人赌博,但对精神生活还是有追求的。他给两个单位当门卫时,经常从图书馆里借一些杂志翻阅。尽管他借的杂志大都是《故事会》、《今古传奇》之类消谴娱乐的东西,但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他说图书馆、教育局都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我与知识分子经常打交道,不说成仙了,沾一些仙气总还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