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民心 ——金昌市金川区新华村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12.06.2014  11:40

  村子里堆积了几年的垃圾清理干净了,久拖不决的人地矛盾化解了,低保户评选公开透明了……

  一连串的变化,让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新华村的村民们真真切切看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效果。

  “想不到干部作风真的变样了,想不到老百姓的难肠事立马解决了,想不到干群关系越来越像一家人了。”

  今年65岁的新华村村民张明荣,起初担心教育实践活动图形式、走过场、难见效,如今他却用“三个想不到”表达自己的感慨。

  新华村共有408户1336人,4个党小组,89名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村党支部严格按照省、市、区委的统一部署和镇党委的安排,紧贴基层特征,创新活动方式,着力在抓学习、听意见、转作风、促整改上下工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6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金昌调研时,对新华村富有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勉励当地探索创新,积累经验,为村一级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样板。

      分层分类抓学习,保证党员“一个都不掉队”

  6月7日下午,新华村党支部书记马国成同双联包村干部张艳萍一起,利用双休日来到三组老党员王廷明家里“送学”,这是他们近段时间第三次登门了。

  今年72岁的王廷明,年老体弱,视力模糊,行动不便,无法参加集中学习。为此,村里指派专人负责上门“送学”,帮助老人了解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鼓励老人为党员干部挑毛病、提意见,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新华村党支部把筑牢党员思想根基作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确保学习教育入心入脑,触及心灵。村上将党员分为村干部和普通党员两个层次,压茬推进学习。对村干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带头学习,先行一步,原原本本学习规定篇目,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组织集中学习12次,累计达60个学时,集中交流心得体会5次。将普通党员分为四个类别灵活学习,留在村里能参加学习的68名党员,以党小组或党员中心户为单位集中学;行动不便、年老多病的14名党员由村干部和双联干部“二对一”结对帮学;长期在城区居住的6名农村党员在城市社区联管托学;对在外地务工的1名党员,则通过寄送学习资料、发送短信等方式互动参学。

  在学习内容上,村党支部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讲话精神、“三严三实”要求和焦裕禄精神确定为学习专题,并组织村干部和普通党员收看了《焦裕禄》《永远是春天》《第一书记》等影片,使每一名农村党员普遍接受了教育,增强了党性。

  在新华村的会议室里,有一本党员积分制管理台账,按时参加学习活动的党员加分,反之减分。

  “积分领先的党员,在项目资金补贴、贷款创业、评选先进上优先考虑,积分末位的,不但享受不到任何实惠,还要进行公示通报。”村委会主任赵宏学介绍说。

  为了有效督促党员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新华村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根据党员分类情况,设置20至50分不等的基础分,对党员在“提高自身素质、履行党员义务、先锋模范引领、支持村域发展、遵守党纪国法、孝老爱亲”等方面,确定了3至20分不等的加分或扣分标准,实行积分季度公示制度和积分靠后党员党内警示制度,确保了学习教育的人员、时间、内容、质量“四落实”。

   打开“窗户”说亮话,让群众“掏心窝子”提意见

  “村委会里常常不见值班的人,群众办事白跑腿。”

  “个别村干部架子大,老百姓不好接触。”

  “低保评给谁,有时村干部个人说了算,一些真正困难的人沾不上边。”

  ……

  群众的一条条批评意见摆到了桌面上,直截了当,“辣味”十足。   

  新华村的干部们虚心接受,诚恳回应。

  学习教育是前提、听取意见是关键,能不能听到真声音、收到真意见,直接影响整个活动的实际成效。

  对此,新华村党支部认真聚焦“四风”,坚持开门纳谏,坦诚亮明态度,让群众打开“窗户”说亮话,“掏心窝子”提意见、找毛病。针对村组实际,村干部采取入户当面听、党小组会议听、座谈交流听、向上汇报听、田间地头听、督导组帮助听等“六听”方式,广泛深入征求意见建议,确保听取意见不空、不虚、不偏。

  在最近一次征求意见的会议上,村党支部书记马国成首先自我“画像”:“当村干部时间长了,群众观念不牢了,服务意识淡化了;在个人的事和公家的事遇到冲突时,把个人的事放在了前头;在处理一些涉及利益分配的事情时,也确实存在不公的现象……” 

  村委会主任赵宏学也找出了自己身上的毛病:“办公室里待不住,有时出去干私活;接待群众反映问题嫌麻烦、没耐心听;有时候工作中掺杂一些私心杂念,一碗水端不平……”

  村干部敢于直面问题,自我揭短亮丑,以真心换真心,以意见换意见,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拓展了征求意见的广度和深度。目前,新华村领导班子通过入户走访,初步征求到意见建议49条,其中涉及“四风”方面问题的意见18条,反映最为突出的是村干部办事不公、服务群众不够、党员管理不严等问题。

   整改就要动真格,不能“干打雷、不下雨”

  今年63岁的杨国文,是新华村一组村民,老伴孟有兰3年前因患脑梗塞造成全身瘫痪,常年打针吃药,经济十分拮据,但一直没有被列入村里的低保对象。

  前不久,杨国文老两口经过村民公开评选、村组评审公示、逐级审查报批,终于享受到了低保政策,每人每月可领到78元的低保金。

  给杨国文一家带来变化的,是一条要求低保评选公开、透明的意见,提意见的人是三组50岁的村民马永祥。

  “前些时候村里召开座谈会让大家提意见,我就说了,村里的低保评选不公开、不透明,少数人说了算,该评的没评上,希望整改。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实了。”马永祥快人快语。

  问题解决到位,才能取信于民,不能“干打雷、不下雨”。新华村党支部聚焦“四风”,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边学边改、即知即改。

  针对因重点建设项目土地征收造成的人地矛盾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村干部积极配合镇上下派的工作组,深入农户调查了解,掌握群众真实意愿,及时研究制订方案,解决了这一难题。

  针对群众提出的部分村庄环境卫生差的问题,村里积极组织动员干部群众全面清扫庄前屋后垃圾,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并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针对群众到村上办事难的问题,村里建立了全天候服务机制,实行了限时办结制度,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着力解决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目前,新华村先期确定的低保户评选、人地矛盾、环境卫生、道路安全隐患等8个突出问题,已整改落实5个,其余3个正在着手整改。村党支部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公示,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措施,整改效果让群众评判验收。

  “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村里计划在现有100多座日光温室的基础上,通过入股、互换、统筹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设施养殖业,力争到2015年,全村建成日光温室300座,舍饲养羊数量达到1.5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11055元增加到13000元。”马国成说。(记者刘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