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孔子文化——解读中国“软实力”

26.09.2014  13:40

  (环球网 齐潇涵)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学说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模式。9月28日,我们即将迎来孔子诞辰第2565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践行孔子高尚的道德思想,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有着洗涤人心,褪除浮躁的重要意义。

  9月22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搜狐网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孔子诞辰网络文化活动”在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举办。

  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参观了孔子文化的发源地——著名的“孔府、孔庙、孔林”景区,并对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进行了深入采访。采访中,进一步体会和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并亲历着儒家思想带给世人的深刻启迪和做人修身之道。

  “以仁为核,以和为贵”,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璀璨发光。站在孔府厚重的门廊前,我们总带着一丝时光倒流重回百年的错觉,感受着这蕴含千年文化底蕴的广袤和深邃。孔林的参天古树,殿宇森然让人心生敬畏,碑林,殿堂,院落,朱门,仿佛每一个角落都是孔子精粹文化与伟大思想的交融,静谧却了然如心。

  “修身养性,仁爱之心”,孔子研究院杨朝明院长如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即“”与“”。“”即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克己复礼”。道德教化、注重人本思想,修齐治平,在儒家文化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孔子的文化精髓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人际和谐,以和为贵,也体现了现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并与当今宣扬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杨朝明院长在回答本网记者的问题中说道,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传统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也都是大家人所共知,比如四维、五常、八德,四维就是礼义廉耻,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今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内在精神都是一致的。

  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使人类逐渐形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当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之时,精神文明却稍显滞后,道德危机便凸显出来。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如此来看,孔子的思想在当今国际社会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孔子文化更是成为中国的一种“软实力”。孔子思想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民为邦本”的求实思想,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精神源动力,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从而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加快的进程中,信奉更加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和为贵,更好地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