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国航天器跨入“电推时代”
中新社兰州4月13日电 题:中国航天器跨入“电推时代”
中新社记者 南如卓玛
“电火箭正式应用了,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兰州空间物理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张伟文所长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感慨。
12日19时04分,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搭载中国第一颗高通量卫星“实践十三”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离子电火箭首次正式应用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入“电推时代”,与美国比肩。
资料图:1月9日12时11分,中国“快舟一号甲”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在甘肃酒泉发射。中新社发 张威 摄时间回到1974年,510所第一任所长金建中院士率先向国家提交了研究离子电火箭发动机、用电能替代传统化学燃料推进剂的申请。他向钱学森写了一封信,建议发展这项技术。
“坦率的讲,离我们的实际需要,是非常超前的,当时的现实并不需要它。”张伟文说,这位老科学家当时就洞悉了世界前沿的技术,瞄准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建议。
同年,国家批准510所开始这项研究。1988年,该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至今在中国首屈一指。
张伟文说,20世纪70年代起,航天510所在国内率先开展电推进技术研究时,欧美宇航强国同期开展了空间电推进技术攻关。
随后的10余年里,中国电推进技术因没有宇航需求牵引而缺乏项目和经费支持。“510所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节衣缩食挤出经费,保证这支队伍没有散,研究没有间断过,非常不容易。”航天510所型号指挥刘奎武说。
刘奎武1987年大学毕业进入510所,从事电推进研究30年之久。12日晚,他在家中守着电视观看“实践十三”发射,“现场不敢去,心里太紧张,受不了”。他对记者说。
研究了一辈子,终于正式应用了,中国航天动力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没有太激动,只是平静的等待,它只许成功!”刘奎武笑着说:“电推进是510所三代科研人40多年的心血,早就盼望这一天了。”
回首电推进研制历程,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一次次失败、一点点技术精进,历经43载春秋。其中,一项试验做了3年,即电推进系统在地面开展模拟外太空工作的1:1寿命与可靠性试验,确保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以上的能力。
张伟文说,中国“电推进的春天”来临了,发展“一中一超一微”是必然趋势,超大功率的电推进的前景应用在深空探测,有望用于载人月球空间站、天地往返动力技术等领域。
“老所长金先生40多年前提出的设想,我作为第四任所长,能在我的手上、能在510所的科技人手里研制出,并得到正式应用,我们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张伟文说,如果没有电火箭,卫星尽管是世界先进卫星,但它是二流的卫星,用了电火箭,它将是世界一流的。(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