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违规办公楼,盘活存量更要严控增量
今年以来,江苏、广西、河南等多地出现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现象。4月,仅黑龙江一省,就有三个地方被曝光政府违规兴建办公大楼或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的情况。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地新建办公楼闲置,给出的一个共同理由是——“风声紧”。(7月25日《京华时报》)
从早些年,各地“白宫”、“天安门”的争奢斗富,到现如今,连建好的政府大楼都不敢搬进去,变化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中央相关禁令、规定效力的与日俱增,“反四风”成果的不断彰显。但另一方面,那么多政府大楼遭闲置也终究不是个办法,它势必会造成大量房屋资源的浪费。
对此,不少专家纷纷建言,政府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想办法盘活现有闲置大楼,并开出了诸如可以向社会招租、提供给社会公益组织使用等“药方”。对于那些已经建成存在的违规办公大楼来说,这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但作为监管部门,更应该反思的是,如何避免这些超标办公楼不再被违规建起来?毕竟,要是各地压根就没有违建办公大楼,还会出现建好了却不敢搬,房屋被闲置的问题吗?
说起来,《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早在1999年即已出台,按照道理,自此以后,政府办公大楼该怎么建、建多大已不存在“无标准可依”的情况,可为什么这些年,各种“山寨白宫”、“豪华大楼”还是层出不穷呢?苏北某市一位干部的话或许道破了“天机”,他说:“工程上马时还没管这么严。”
在我看来,这名干部口中的“没管这么严”至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当初审批环节对于违规建设的把关“没管这么严”;第二层意思是,一旦大楼建成了,事后的问责处罚“没管这么严”。可以说,正是因为存在这两层“没管这么严”,才使得一些地方敢于不把《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当回事,对中央的禁令心存侥幸,从而导致一段时间内,各地政府大楼“豪建成风”,甚至就连不少贫困县也不甘落后,其结果,不仅造成公共财政的大量浪费,也败坏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要想避免新建的办公大楼遭闲置,就必须严防那些不合规定的办公大楼被建起来;而要杜绝一些地方“偷盖”、“违建”办公大楼,一方面,应强化相关制度管理,从审批环节就把违规行为挡住;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起完善且严厉的问责机制,做到“谁拍板,谁负责”、“谁违建、处理谁”,以此打消某些官员的“闯关心理”。
毕竟,已建成的违规楼堂馆所,数量再多,总有盘活、消化完的一天,但如果不能从源头上、制度上堵住其不断新生的漏洞,建了不搬只是为了躲风头,那么相关违规大楼就可能如韭菜般“割了一茬又一茬”,那样的话,恐怕连神仙都没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