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过街天桥,请别忘了无障碍通道!
过街天桥未设无障碍通道
上周,兰州市南山路红泥沟路口一位年轻母亲推着婴儿车因为横穿马路丢失了性命,她还不到一岁半的女儿因此失去了一条腿。但在她出事地点大约200米处,就有一条过街天桥。有人说,200米的行人过街天桥其实很近,很近。年轻母亲横穿马路实属不该,如果,她选择过街天桥就不会发生惨剧;但也有人说,200米的行人过街天桥其实很远,很远。对于推着婴儿车带着孩子的母亲而言,或许只有横穿马路一条路可走。因为,绝大部分过街天桥没有无障碍通道,婴儿车、残疾车、自行车、老年车根本上不了天桥。小蓉蓉每天哭到入睡
6月16日,记者再次来到三爱堂医院手足外科二楼,远远地就听到一名小孩的哭闹声。或许在医院里,听到哭闹声太正常不过了。但整个楼道内只有一位小孩的哭声,她的声音来自小蓉蓉。小蓉蓉是一位不幸的孩子。仅仅在几天前的6月8日,才刚刚学会走路的小蓉蓉却失去了一条腿,永远也不能正常走路了。
小蓉蓉的爸爸刘中抚慰着她的后背,哭闹声渐渐消去,但没过两分钟,小蓉蓉又哇的一声哭起来。她挥舞着两只小手,还不会说话的她示意爸爸把手拿开。蓉蓉的爷爷急忙拿过奶瓶,递到了她的小嘴边,“喝水水”。她的小嘴于是吮吸起来,哭声随后戛然而止。
痛失妻子的刘中除了在医院照顾蓉蓉,到了下午,他还要赶到五泉下广场去幼儿园将蓉蓉3岁的哥哥接回家,晚上陪着他睡觉。在医院里,晚上就由小蓉蓉的爷爷、小叔照看了。刘中说,妻子的后事还没有处理,善后赔偿等事宜也没有开始,这些都要等到事故责任认定之后。眼下最让她难过的是,小蓉蓉因为疼痛,显得非常烦躁不安,几乎整夜整夜的哭,直到哭着入睡……
珍爱生命,请走过街天桥
6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南山路红泥沟路口,依然看到大批的行人正在横穿马路。而就在他们的脚下,因横穿马路失去生命的母亲的血迹似乎还没有干透,但这些,依然没能警醒这些路人。
一些人刚刚从兰山上晨练下山,从红泥沟出来后来到南山路上;一些人手中提着蔬菜、瓜果,;还有一对老两口推着婴儿车,因为要横穿马路,他们将婴儿车里的孩子抱到了怀里……来来往往的汽车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看得人手里捏了一把汗。显然,几天前刚刚发生的交通事故,并没有引起路人的重视。
记者注意到,离此大约200米处建有一座过街天桥,但却少有人通行。记者拦住一位刚刚横穿马路的老人采访。老人说:“天桥应该建在红泥沟口子上,红泥沟南北两侧住着数万人,上面还有兰山索道,是居民、游人的必经之路。但现在天桥建得那么远,谁走啊?”“前两天刚有人横穿马路发生车祸,你怕不怕?”记者追问。“怕也没办法,天桥太远了,大家都喜欢走捷径。”
除了红泥沟,在绿色市场东侧八栋楼附近、工林路、五泉天桥等多个地段,不少行人不顾危险穿梭在车流中。
天桥就建在红泥沟口大约200米处,但大多数人还是闲远不走天桥,冒险穿行在车流中。之前,兰州南山路建设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有关规定,天桥或地下通道的最近建设距离至少在500米以上,200米内重复建设天桥或地下通道是资源浪费。
有人认为,红泥沟行人横穿马路是天长地久养成的习惯。因为在南山路建立之前,这里还没有过街天桥,路况差,车速慢。如今南山路的设计时速已达60公里/小时,车流量大、车速快,横穿马路很容易引发事故。生命可贵,为了自己的安全,过往行人也应该选择走天桥,万万不可放弃走天桥而横穿马路,否则车祸的悲剧还将继续。
天桥未设无障碍通道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南山公路全程35公里,但只有两座过街天桥。在红泥沟、八栋楼、五泉山天桥等人流量密集地段,横穿马路严重,居民呼吁增设斑马线、红绿灯以及天桥、地下通道等,保障行人过马路的安全。但兰州南山路建设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因南山路定位、设计思路要求,并不能增设斑马线或红绿灯,只能应居民的要求建设过街天桥。增设过街天桥对于大部分行人而言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兰州的过街天桥并无无障碍通道,婴儿车、残疾车、自行车、老年车根本上不了天桥。对这部分人的利益谁来考虑呢?
记者实地走访兰州多处过街天桥发现,以西关南滨河路过街天桥为例,单侧天桥有43级台阶,两侧加起来就有86级台阶,一般年轻人通过这样一座天桥大概需要两分钟,而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而言则非常费事,可能需要六七分钟。对一些腿脚无力、行动迟缓以及坐轮椅的老人或残疾人和婴儿车而言,因为没有无障碍通道,则是一座无法通过的“大山”。首席记者于永昭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