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不是高校就业指导的救命稻草
南京大学作了“学校对学生求职的不利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有45.8%的同学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课不够”。一般而言,学生辅导员都是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主干,但他们也同样面临着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缺乏工作经历,工作流动性较强,手头工作繁杂,无法将就业指导专业化。(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辅导员充当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这似乎已经成了高校就业指导的通用惯例。如果仅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来看,其优势固然是明显的:一方面,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频繁,对学生个体差异也相对了解,较之于其它老师而言,辅导员更能给学生制定出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的工作接触,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较为深厚的情感基础,充当他们的就业指导老师,也更容易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于此而言,让辅导员担任就业指导老师,并无不妥。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高校,除了就业指导外,辅导员还扮演着多重角色。比如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联系者,学生思想动态的引导者等等。在这样的语境中,辅导员就很难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到专业化、系统化,甚至在某些时候将就业指导当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样一来,就业指导便沦为了一种形式,不被高校学生所接纳,其最终效果也经不起社会的检验。
而更为重要的是,一些高校的辅导员,是由在读研究生来担任的。这些本就对自身职业发展存有困惑,对就业指导知之甚少的兼职辅导员,他们能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对他们的就业指导提出多少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意见,本身就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高校并非不知道就业指导对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但碍于诸多现实考量,他们往往将着力点用在了强调学生就业上,比如通过行政命令要求学生必须上交就业三方协议,或者通过毕业答辩为威胁凭证,让学生进入“被就业”的时代大军。这种只注重就业结果而忽略其过程的做法,往往只能在表面上给社会一个体面的就业数据,却不能在实质里给予学生很好的就业指导。
因此,要解决当下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师资匮乏的现实之痛,其出路无非两点:第一,指导老师必须走专业化和纵深化路线,其职责由辅导员担任也并非不可,但它必须经过专业训练,而不能由一些没有资历、没有专业基础、毫无指导经验的老师来充当;其二,高校得真正重视起就业指导这门课来,要从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自我有个很好的了解,并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而不能光靠毕业时的临时讲座、辅导员的催促和教导来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