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荣生副厅长带领专家组赴原安乡双联村开展产业发展调研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双联”行动庆阳片区会议和静宁县双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审计厅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8月27日至28日,省审计厅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农业大学、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等单位的6位专家教授,由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成荣生带领厅双联办有关同志,赴静宁县原安乡双联村对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加快培育使农民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出谋划策。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审计厅联系的静宁县原安乡哈拉、庙川、程义、荞岔、吉林、姚河6个村的田间地头、村社农户、项目现场,实地察看两年多来双联工作取得的成效,重点发挥专家组的技术专长,对6个村的海拔、土壤、气温、降水、日照、农作物种植等情况进行察看检测、对比分析,讨论确定今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
实地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召开了由乡村社三级领导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双联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会上,各位专家根据实地考察调研情况,结合各自专长,畅所欲言,为今后双联村发展出谋划策。大家一致认为,审计厅联系的6个村均属高海拔干旱地区,境内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基础条件薄弱,自然环境严酷,春夏连旱秋雨多,降雨量分布严重不均,冻、旱、霜、雹等自然灾害频繁,但是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人均耕地占有量多,特别适宜推广现代旱作农业。专家们认为,传统旱作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小麦;经济林果方面,要重点推广种植早酥梨和红枣,但一定要结合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大苗移植,这样有利于管理、销售和尽快收益;中药材种植方面,适宜种植党参、黄芪、红芪、甘草、板蓝根、柴胡、银柴胡、防风、地黄、半夏等药材,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品种不能太多,要规模化精耕细作,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种植技术方面,要大力推广一膜两用、全膜覆土穴播等种植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竞争方面,要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化合作社,引导农民群众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专家组还就群众关心的“三农”政策、种植技术、农作物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问题现场做了解答。
成荣生副厅长强调,近两年多来,在省审计厅、县乡村社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6个村的双联行动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从长远来看,要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越往后,农民群众增收的难度越大,如果没有后续支柱产业,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所以,组织这次调研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要立足实际,超前谋划,对症施措,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这次调研,进一步解放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摸清了联系村产业发展情况,为下一步制定规划计划,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供稿:厅双联办 杜明诗 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