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动”的八达岭呼唤限客预警机制
八达岭长城昨日迎来国庆客流高峰,共接待游客8.75万人,超过去年同期近万人次,为五年来同期最高。10月3日下午,八达岭长城上多处出现人海场面,“走不动了”的声音此起彼伏。据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信息,3日下午3时约有2.04万人在八达岭景区游览,满分为5的景区舒适度指数降低至3分。(10月4日《新京报》)
游客连连喊“走不动了”,可见游客“爆棚”到了何种境地,对游客来说,恐怕是难以忘却的记忆。在近年来景区游客屡屡曝出“爆棚”的情况下,仍然出现如此现象,景区不能不说没有一点责任。为了那一点门票收入,哪怕是游客“爆棚”,连连喊“走不动”,八达岭长城景区撑死也不提前做好预警,限制游客数量。
事实上,《旅游法》第45条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应当提前公告并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景区和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
但现实却是,很多景区抱着趁黄金周狠狠捞一笔的心态,即便已经超过承载量,还要使劲往里放人。就以八达岭长城景区为例,在客流高峰来临前,景区并没有有效预警,也没有进行合理的疏导、分流,我们看不到相关信息的披露,看到的只是景区管理部门的沉默不语,是景区大量发售门票,使得大量游客涌向八达岭长城。
不可否认,景区游客“爆棚”,景区挣了钱,受伤的却是景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更有满心期待欣赏美景的游客。试想,在“走不动了”的八达岭长城,谁还能顾忌到景区环境,而经历过如此“爆棚”后的游客,以及那些见证过八达岭长城“走不动”的人,恐怕也会对八达岭长城望而生畏,九寨沟等景区就曾因“爆棚”而在今年遇冷。
人们黄金周旅游图的就是开心快乐,而旅游发展不能只是一锤子买卖,当屡屡出现“走不动了”的现象时,景区管理者就需要认真反思,积极加强预警和疏导。而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建立限客预警机制,根据各景区的特点和承载能力,给其设置上限,通过信息的公开透明做好预警和防范,如若不然,损害的将是景区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