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八步沙》晋京演出好评如潮

08.07.2021  11:16

   中国甘肃网7月7日讯 (通讯员  张林涛  孙来军  张曦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甘肃文艺工作者在祖国首都的舞台上,用艺术的形式为脱贫攻坚事业树碑立传,用朴素真挚的情感,用雅俗共赏的方式,讲述甘肃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培根铸魂的作用,展现了甘肃舞台艺术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7月6日,继话剧八步沙》首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第二场演出再度引起首都各界群众的强烈反响。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冯健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国家艺术基金中心主任雷喜宁、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段周武、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文启、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许浩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王馗及首都文艺界、甘肃在京企业家和各界群众共800余人观看演出。

  始建于1953年的北京天桥剧场,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座综合性剧院,见证了近七十年来中国文艺的成长历程。接连两天的成功演出,话剧《八步沙》以贴近生活的剧情、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再现了八步沙林场第一代治沙人群体艰苦奋斗的燃情岁月,生动诠释“历史是人民写就”的价值主题,征服了所有现场观众,引起强烈反响,引发好评如潮。《文旅中国》记者写到:“演出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反响。许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仍然沉浸于剧情中,持续叫好,不舍离去,演员多次鞠躬,在台上目送观众离场。一位观众表示,演出特别真实,绝对下了功夫,对现代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

  中央电视台导演赵卫东点评说,话剧《八步沙》首先故事结构好,由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进入,紧接着就转到当年村民出去要饭的情节中,充满戏剧冲突和悬念,故事由此步步推进,结尾又回到了开场的情境中,升华了主题。第二,人物形象好,剧中人物形象鲜明,各具性格特点,主要演员的人物把握能力很强,人物鲜活,合情合理,表演真实,质朴感人。第三,剧情节奏好,整个话剧从开场到结束一气呵成,不拖沓、不冗长,七幕剧情环环相扣,主题步步推进,令人意犹未尽。第四,舞美道具好,整个话剧的美术道具简洁大气,转场巧妙,充满泥土的质朴,影视画面与舞台布景完美结合,超越了传统话剧单一的舞台表现形式,使场景更加立体,意境深远,沙画的背景突出了环境特点又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北京市戏迷王女士讲到,《八步沙》这部话剧,令我非常感动,每一幕都真实可信,每一个人物都非常鲜活。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用40年的时间,来做防沙造林这件我们看来非常普通的事情,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造林人和护林人,才让我们今天有了非常好的环境,经常可以看到蓝天白云,不像过去经常会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六老汉”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文艺工作者就应该好好用艺术作品去歌颂他们,表扬他们。

  《时事报告》杂志社原社长曹分田讲到,《八步沙》很精彩,12个演员把观众带入那个艰苦治沙的年代,从1982年到1992年,苦干10年,终于取得了改天换地的惊天地效果,让人们从剧中看到了一种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演员表现的生活气息浓厚,与沙漠抗争的演技真实生动,深深打动了观众,台上台下情绪互动,掌声出自内心。这台剧为首都人民送上了高质量的精神大餐。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段周武说,今天单位有20多人来观看学习,大家纷纷表示,颇受教育。这是很好的一部作品,内容感人,接地气,讲述了农民老党员担当创业的感人故事,情节感人,唯真唯实,没有口号,只见作为,有高潮有低谷,一气呵成。演员们与角色融为一体,用心用情,表演感人,全程投入,展示了很强的艺术功底。

  久居北京的原甘肃省敦煌艺术剧院院长许琪,看完演出激动的说到,这个剧真是太好了。我看到甘肃省话剧团优良的老作风、老团风又回来了。甘肃省话剧团曾是甘肃文艺的排头兵,创排了大量有影响力的作品,在全国来说也是响当当的文艺院团。通过这部剧,我又看到甘肃文艺工作者那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的老作风又回来了。演员表演的太好了,主题挖掘的也好,台词不说教,贴近群众,用艺术的语言告诉群众,人类与生态环保的时代大命题。舞台朴素,表演真实可信,体现了情真辞巧的艺术表达。演出非常精彩,下半场我一直在流泪,为剧情而感动,为甘肃文艺而骄傲。

  创作永远在路上。甘肃演艺集团话剧院院长刘宁表示,话剧《八步沙》晋京两场演出,达到了预期目标,虽然得到了首都观众的认可,但是我们在演出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还需要提升的地方。今后,我们还要多向老艺术家学习,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潜心打磨,争取将《八步沙》打磨成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