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真贫才能精准扶贫

24.12.2015  11:58
原标题:识真贫才能精准扶贫(专题深思)

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是贫困人口。但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对于谁是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楚。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要求,亟须摸清贫困底数,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2014年以来,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进行了一次全镇摸底调查,探索出“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识真贫”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有效降低了贫困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农民收入。

一看房,就是了解农户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调查农户住房面积、结构和建房时间等情况,并考察其交通便利情况和衣饰穿着等,有助于掌握农户贫困情况、致贫原因和发展潜力。迤那镇在调查中发现,有35%的农户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缺水缺电,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农户(村)自测—农户(村)申请—入户(村)调查—村级评议—回访统计—审核确认的方式,确定危房改造和生态移民户,并张榜公示。几年来,迤那镇先后有5172户贫困户的危房得到改造,惠及群众21415人;有424户生态移民户搬迁至迤那小城镇,惠及群众1863人。

二看粮,就是了解农户耕地及收成情况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调查农户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牧草地面积、商品用经济作物面积等,估算其收入情况,结合生产生活条件判断其贫困程度。调查发现,迤那镇有13%的农户刚刚越过贫困线,容易因灾害等返贫;有25%的贫困户生产资金投入甚微,缺乏种养殖技术,脱贫难度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改变资金分配方式,采取直接补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培育产业;明确资金支持重点,主要用于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贫困群众素质等方面;坚持资金到户,把各种补助资金打到农户银行卡上,让农户清楚自己得到了什么扶持、得到了多少扶持,从而积极投入生产。

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就是了解农户劳动力强弱和掌握生产技能情况。通过调查贫困户劳动力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打工状况、生产技能等,估算其年收入和发展能力。调查发现,迤那镇有5%的家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有3%的贫困户家庭成员长期生病或患重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要支付医疗费用。针对这种情况,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坚持脱贫致富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同时,选派165名干部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对劳动能力较弱的农户给予特别帮扶,如开办“惠农通”业务点,补贴生产生活资金,帮助其完成必要设施建设等,明显改善了其生产生活条件。

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了解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掌握科技知识情况。习近平同志强调:“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调查发现,迤那镇有11%的贫困人口因贫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有8%的家庭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针对这种情况,着眼标本兼治,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对家中有初中生和小学生的,选配干部、教师结对帮扶,切实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对家中有高中及以上就读生的,通过争取助学工程、协调金融部门给予助学贷款、联系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减轻其学费负担,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