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帮"覆灭,用雷霆手段破除官场"圈子文化"
在一个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时代,有人形容说,“圈子有多远,你才能走多远”。然而,如果在官场中也明目张胆地经营圈子,进而衍生出“圈子文化”,则蛊惑了世道人心、污染了政治生态。正因此,“广西、四川、江苏、河北存官场‘圈子文化’”,第二轮中央巡视组的情况通报,迅速引爆了网络舆论。
什么是官场“圈子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些官员结党营私,为一己私利编织利益同盟。或是“官官相护”,一些官员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或是“山头主义”,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把下属当成家臣;或是“官商勾结”,一些官员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经营方式虽然各异,但是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是其共同本质。
对于“圈子文化”,中央的态度非常鲜明。“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听听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的话语,净化政治生态就必须破除“圈子文化”,共产党与山头主义势不两立!
其实,正常的人情交往未尝不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也是社会人的基本诉求。然而,以暗中勾结为手段,以私人利益为目的,不仅让正常交往变了质,也让党风政风变了味。官官相护的逻辑之下,任人唯亲、近亲繁殖、带病提拔势必蔚然成风;官商勾结的规则之下,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寻租腐败定然禁而难绝;山头主义的庇护之下,党同伐异、相互倾轧、朋党恶斗也将潜滋暗长。为了小圈子利益而出卖公共利益,这正是“圈子文化”的危害所在。
在圈子中寻求政治庇护、利益同盟与合作伙伴,有事可以共担风险,无事可以谋取利益,这种合纵连横、攻守同盟之术,恰是很多官员深藏心底的“官场秘籍”。然而,宋代欧阳修造就说过,“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这样的酒肉朋友、场上哥们,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同享富贵易、共当困苦难。“圈子文化”污染政治生态、败坏社会风气,更会充当贪污腐败的触媒。刘志军与丁书苗,还有罩着神秘色彩的所谓“石油帮”,哪一个最后得以善终?苦心经营小圈子,到头来养虎自噬,这是一种反讽,更是一种警醒。
在中国历史上,“朋党”兴起往往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晚期牛僧孺与李德裕的“牛李党争”,更是加速唐朝衰落的触媒。以古鉴今,为了正本清源、釜底抽薪,应该拿出雷霆手段,向任何形式的“圈子文化”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