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牡丹种植成为百姓增收的“香饽饽”
随着西峰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进一步发展,特色花卉养殖业日渐成为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香饽饽”。后官寨镇王岭村村民王浩义经过十年的特色花卉种植,成功脱贫致富,谱写了自己的“花”样人生。
眼下,董志塬已是芳菲落尽的初夏时节。可后官寨镇王岭村王浩义家的花卉种植园里的牡丹正进入最佳观赏期。一株株色彩鲜艳的牡丹竞相绽放,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美不胜收。
5月10日,在花卉种植园里,记者看到王浩义和妻子亲手培育栽植的牡丹、芍药、蔷薇等多种花卉鲜艳夺目,生机勃勃,令人陶醉,慕名而来的游人一边观赏一边挑选花色品种,准备购买。
王浩义告诉记者,他是从2004年开始栽植牡丹的,他和妻子都喜欢养花,起初是因为他家院子里的花养得好,惹人喜爱,邻居们常常过来把花移植过去。看到每天都有人过来移花,夫妻俩心里萌生了养花、卖花的想法。说干就干,一转眼,王浩义栽植牡丹等特色花卉走过了11个年头。历经11年的发展,他家的牡丹种植已形成规模,销售牡丹也有了相当好的收入。
据王浩义介绍,牡丹从现在开始卖到入冬前,还能卖好一阵,因为今年牡丹长势比较好,目前还有些订单,再加上今年核桃种植规模比较大,采用核桃套种花卉,从长远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致富门路,目前栽植牡丹有七亩地,一共有四个园子,预计今年的收入能赶上前年,大概能收入八九万元钱。
如今,王浩义成了村里的名人,乡邻们也对他另眼相看。原来养花也能赚大钱,于是村民们也纷纷效仿着开始种植牡丹增加家庭收入了。
据后官寨镇王岭村村民李翠兰介绍,“种牡丹比种粮食好多了,我二哥去年种了几亩,收益很不错,我们今年也种了几亩。”
现在的王浩义,一年仅销售牡丹收入就达到8、9万元,收入稳定、可观,一家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生活更加幸福富足。
种植牡丹,让王浩义走上增收致富之路后,他致富不忘乡亲,在带动村民开展特色花卉种植实现共同致富的同时,主动雇佣附近困难村民来自己的牡丹园中帮工以增加收入。这样也促进了当地村民的就业。
在牡丹园打工的老人孙立军介绍说:“我家就住这附近,有空就来这打工,一天下来能挣100元,人老了干别的活也干不动了,干这活相对比较轻松,挣了钱还能给家里添补家用。”(李国强)